中电引入航拍机及机械人 闯入刁钻位代替人手检查发电厂
中电工程团队近期引入不同种类的航拍机及机械人,在发电厂内辅助检查工作。这些机械小帮手在发电厂内游走狭窄或“刁钻位”,较传统的人手检查更灵活和全面,并采集设施数据,制定合适的维修计划,提升发电厂的营运安全及检查效率。中电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科技,并研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
室内笼网式航拍机 提升检查效率
工程团队于2019年引入2部“笼网式航拍机”,专门检查室内发电辅助设施,如锅炉、涡轮机室等。机身细小轻巧,以激光雷达(LiDAR)及感应器定位操作,无须GPS 定位亦能稳定飞行,每个电池能运行10分钟。航拍机能在碳纤维笼网式保护罩下,减轻碰撞的撞击力,更靠近发电设备进行检查,同时能利用防尘照明系统,在能见度低及尘埃飞扬的环境下,透过4k高清镜头清晰直播检查过程作记录。
室内航拍机节省检查时间及成本。传统人手检查受空间限制,若进入密闭空间或刁钻、狭窄的死角位,难以单凭肉眼检查,增加了检查难度及风险。由于锅炉高70-80米,约20层楼高,需要12个工作天搭建一次性工作平台,花费逾百万。航拍机能在高空拍摄 ,更全面覆盖检查范围,并在发现耗损位置后,再由工程师制定完善的维修计划及另外再搭建平台维修。
这能取代高空及密闭空间等高风险工作,更节省搭建工作平台的时间及成本,工程人员亦能透过影像分析措施的使用及耗损情况,适时进行保养及维修,防患于未然。
爬行机械人 突破引水渠体型及体能限制
因应发电及辅助设施的性质,工程人员于2021年引入爬行机械人检查发电厂内的地下引水渠,并在一年间通过不断试验及改装。机械人体积细小,顶部可以上下伸缩,能轻松通过井口进入水渠,并配备灯及360度旋转镜头,能在狭窄和昏暗的引水渠内全方位拍摄及直播内部状况。工程人员能通过观察渠道的实时情况,全面分析重点数据,及时制定策略跟进。机械人连接250米电线,提供无间断电源,分段检查,并将检查时间缩短一半至2日。
传统检查中,工程人员要定期检查引水渠损耗情况,并确保没有受淤泥或杂物阻塞。由于水渠是狭窄和潮湿的密闭空间,须由受过特别训练的合资格人士负责检查。检查人员需带备10公斤重的氧气筒、呼吸及安全器材,弯身穿过直径仅有约80厘米的井口,走进1.8米高、长达约1400米的渠道检查。受体力及氧气筒容量限制,每次人手检查只能维持约半小时,完整检查需时5至7日。
研究AI及大数据未来应用 中电:唔止做完 系要做好
中电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不同先进技术及参考业界应用,研究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营运效率及安全。对于运用创新科技为人员减低工作风险的成功,令团队有满足感,发电工程部高级工程师杨惠敏:“对于我哋团队嚟讲,我哋希望系可以行多步,唔单止系做完件事,系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