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医院病人遇袭|病人组织倡加感应系统 察病人有否自解约束带
青山医院智障精神科男病房四名成年病人的下体轻微损伤,怀疑曾被人袭击,初步调查发现病房中一名病人曾自行解除约束带,正调查事件与四名病人受伤是否有关。曾在青山医院工作的精神科医生欧阳国梁指,约束带一般用于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病人,如病人服药物后仍无法控制自己就可能用使用物理性的限制。
他补充,一般而言,约束带太紧可能会伤及病人本身,可能出现骨折甚至勒死,“我哋宁愿有机会甩,都宁愿佢太紧整伤病人。”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认为,在采取措施保障病人的同时,亦要平衡病人私隐及权益,建议可以加入科技装置,如离床器、感应系统等,留意病人是否有不寻常的举动。
青山医院前日出现病人遇袭事件,据了解,当时共有5人入住,均要绑上肢体约束带。医护曾在晚上6时半,检查5人的肢体约束带,确定均正确捆绑;而在晚上7时半时却发现有1名病人的约束带解开,医护当时随即将约束带重新绑好,其后再发现另外4名受害人的下体流血。另外,涉事的智障精神科男病房设有闭路电视,但只在晚上9时到翌日早上7时运作,故未有拍摄到袭击过程。
彭鸿昌指闭路电视大部份没录影功能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认为,曾有精神病房亦有发生过类似的事宜,当时医管局已增加了人手巡查及适当加装闭路电视等。他亦指,一般而言闭路电视会接驳住护士站,但大部份没录影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希望在医护人手短缺期间,可以方便护士可以即时了解不同病房的情况。
彭鸿昌倡增离床器、感应系统观察被约束病人有否离床
他估计,涉事的智障精神科男病房设有闭路电视只在晚上9时到翌日早上7时运作,可能是基于病人私隐的考虑,认为现时要采取改善措施的同时,亦要平衡病人私隐,建议可以加入科技装置,如为需约束的病人病床增添离床器、感应系统以观察病人是否离开病床等,留意病人是否有不寻常的举动,“如果佢跌低咗或者落咗床,医护都可以留意到。”
至于人手方面,有见现时医护已每小时巡查病房,他亦预料因人手短缺,要加密至每半小时巡查并不容易。
措施须平衡病人私隐 有病人因要穿约束带而情绪更激动
对于有病人自行约束带,他指出,医管局可以检讨现时约束带的设计,惟指出如约束带太紧都会令病人不适,亦曾有病人因要穿上约束带而情绪更激动,故在检讨设计的同时,要平衡该患者的安全及其他病人的安全。
精神科医生欧阳国梁:约束带太紧可能会伤及病人本身
曾在青山医院工作的精神科医生欧阳国梁指出,约束带一般用在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病人身上,如病人即使服用药物后仍无法控制自己,就可能用使用物理性的限制。他补充,医护会根据不同病人的体型及理智情况约束,一般而言,约束带太紧可能会伤及病人本身,可能出现骨折甚至勒死,“有啲人为咗挣扎,甩开约束带会用好多唔同方法好危险。”
他表示,医护在约束病人时会平衡患者及其他病人的安全,但如何平衡是很难拿捏,“我哋宁愿有机会甩,都宁愿佢太紧整伤病人。”他同样认为,医管局可以加入科技装置,如AI科技,当病人挣脱约束带时可以发出警号予医护,以让医护可以及早发现,“如果佢整甩咗,又无行嚟行去,瞓返落床嘅话系好难用肉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