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鲸鱼|专家提醒远离鲸鱼 严重可致搁浅 观鲸需注意11守则
香港水域罕有地出现鲸鱼,令不少市民雀跃万分,更有人转程出海追鲸。不过,鲸豚类动物天生使用回声定位,人类活动或对其构成影响,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科学主任陈梓南今日(14日)表示,鲸豚对声音敏感,如有船只于附近经过,可能影响其回声定位,无法回到原本的栖息地,最严重或会使其搁浅,因此呼吁市民与鲸豚保持距离。
如何观赏鲸豚之余,又避免对其构成影响?陈梓南指,渔护署有制订相关指南,一共有11项守则,当中提到,每次只可有一艘观豚船在其500米范围内观赏,而且不可试图接触或喂食。
专家估计鲸鱼身长约7米 属未成年布氏鲸
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人员今早与渔护署于昨日发现鲸踪的水域巡视,惟未有发现鲸鱼,反而见到前来观鲸的市民陆续增加。
香港海洋公园总馆长黄永康表示,根据网上影片,相信鲸鱼品种为布氏鲸,其身长估计约为7米,较成年的布氏鲸为细小(成年可长约12至17米),相信并未成年。他续指,布氏鲸出没于热带或亚热带海域,故香港确实为其出没之处,对上一次发现为2021年,惟该布氏鲸最终于深圳湾搁浅。
黄永康表示,布氏鲸本身有机会独处,故今次单独现身并非不寻常。单凭网上片段,他指难以判断其性别,但可见牠舒畅地游泳及进食,未见异样,亦证明水质适合其生活。他又指,布氏鲸一般会进食群体鱼,例如沙甸鱼。
至于布氏鲸会否对市民构成危险,他提醒,市民应与任何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即使鲸鱼无意伤害他人,但亦可构成风险,“佢体形咁大,挨一挨埋嚟都会受到伤害”。
▼2023年7月13日西贡鲸踪▼
陈梓南则指,今日巡视期间发现游艇增加,但鲸豚依靠回声定位,人类活动例如船只经过,摩打声或会对其构成影响,令到鲸豚被困,无法回到原本的栖息地,最坏的情况更可能会搁浅。
事实上,渔护署制定了观豚活动守则,同样适用于观赏鲸鱼。该守则如下:
1. 以缓慢稳定的速度前进或停船,不可突然改变航向,船速不可以超过10海哩。
2. 每次只可有一艘观豚船在海豚500米范围内观赏。
3. 当鲸豚在船的正前方100米以内,船只应减速或停船,以免产生浪花,对其造成骚扰。
4. 不可向鲸豚迎面前进,只以斜角靠近。
5. 不可在鲸豚附近“开倒车”。
6. 不可追逐或穿越鲸豚游泳的路线;不可分开鲸豚母子或群体;不可迫赶鲸豚游往船只、鱼网及岸边浅水处。
7. 不可试图接触、喂饲鲸豚或与之游泳。
8. 不可抛掉垃圾,不可弃置任何燃料及污染物。
9. 尊重鲸豚,让牠们选择接近或离开船只。如找到一群难以观察的鲸豚,请不要骚扰牠们,应另觅较合作的一群。
10. 观豚时,应以低速与海豚并行。
11. 如观察跟随著双拖船的鲸豚,请注意:
观豚船应缓慢地改变方向,并随著拖网末端的浮标行驶。
当拖网渔船收网后,不可即时加速离开,应确定鲸豚散去后,才小心地以低速离开。
西贡鲸鱼在哪里被发现?
白沙湾游艇会7月13日表示,会内的帆船教练在西贡水域发现一条鲸鱼(whale)在水中畅泳,影片可见鲸鱼在近岸海域畅泳,不时将部份身体浮出水面,场面罕见。渔农自然护理署确认,13日下午接获警方通知指在西贡牛尾海一带水域发现一条鲸鱼,署方将派员到该处附近一带巡视。渔护署呼吁市民如发现鲸鱼,必须保持适当距离。
布氏鲸在香港是否常见及会否袭击人类?
布氏鲸(学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黄白色,是一种不经常浮在水面上的鲸鱼,它的体表常附着一些浮游生物。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称,今次在西贡发现的鲸鱼属须鲸一种,属于过滤性捕食生物,即张大口“饮水”,并过滤当中的鱼类及虾等,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由于香港水域多近岸浅水,较少有鲸鱼等外海品种游入,但每隔两三年香港也有录得鲸鱼出没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