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特警40周年】密练半年过关斩将 反恐特勤队女警变机场特警

撰文: 洪琦琦
出版:更新:

每天24小时运作,客运量达7千逾万人次的香港国际机场,由百多名机场特警维持保安。要成为香港国际机场的安全使者,需通过严密的筛选。机场特警筛选过程严紧,能顺利过关者少于两成。赖慧君Bonnie,是机场特警史上第八名女特警,也是目前仅有的两名女特警之一。曾任职反恐特勤队六年的她表示,自己较外向,且对反恐有兴趣,因此立志投考机场特警,她说:“我想保护香港”。身型娇小,更成为她在队伍中的优势。

站在高大健硕的机场男特警之间,个子不高的Bonnie显得特别突兀。一头利落短发,合身制服将结实身躯表露无遗。她身形虽则比一般男性特警来得娇小,提著一支长条形步枪(MP5轻机枪)却丝毫不见娇态。一双大眼英气逼人。

我想保护香港
机场特警组警员Bonnie
机场特警现有近百逾名队员,当中只有两名女性特警。(洪琦琦摄)

用半年时间准备投考

现时百逾名的机场特警队伍中,只有两名女性特警,其中一位就是警员赖慧君Bonnie。她于2007年六月加入警队,对反恐有兴趣的她,于2009年加入反恐特勤队后,去年决意投考机场特警。机场特警遴选严谨,在警队中对队员的体能要求仅次于飞虎队,男女的体能要求均等。

为投考机场特警,Bonnie用了半年时间准备,“当时一星期操足六日”。操练项目包括跑步、哑铃训练和重量训练,跑12km路程和短距离间歇性训练,而哑铃训练则为以各手举起15磅的哑铃做不同动作,“通常拎起对哑铃就45分钟后先会放低休息。”她坦言,机场特警的训练辛苦,然而为著要“保护香港”,咬著牙挺了过来。

身形较为娇小较男特警灵活

Bonnie认为,反恐特勤队和机场特警工作属性相似,最大分别是负责的范围,如反恐特勤队工作范围较全港性,主要于市区,针对一些比较敏感的建筑物或基建设施;而机场特警则集中于机场岛内。她认为,身为女性的优势在搜查和盘问女性可疑人物时可发挥效用,且自己身形较为娇小,在窄小的空间会比高大的男特警行动更自如。

总督察刘冠滕认为,近年恐怖袭击由组织策划变成单人匹马自发行动,因此特警的战术和训练都要有所改变。(洪琦琦摄)

恐怖袭击“无所不在” 警吁市民提高反恐意识

就近年越趋增加的自杀式恐怖袭击,机场特警总督察刘冠滕表示,现时没有确实情报显示香港会受到恐怖袭击,反恐级别维持中度水平,特警部队的前线人员亦会定时以高姿态武装巡逻机场岛,从而达到阻吓作用。刘认为,纵观近年世界各地发生的恐怖袭击再也不如以往,“以前(恐怖分子)会倾向针对特定嘅地点,或比较敏感嘅建筑物。”以今年3月于英国国会大楼外发生的恐怖袭击为例,一名男子在西敏桥上用汽车撞击人群,其后再持刀袭击国会大楼警卫。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事后宣称策划袭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约50人受伤。刘形容,现时的恐怖袭击可为“无所不在”,“以前啲恐怖袭击会集中喺特定嘅位置,或比较敏感嘅地方,而家恐怖袭击喺无所不在,尤其喺喺多人嘅地方。”

无定向恐袭需各持份者合力提防

恐怖袭击由组织策划转换成一人袭击;目标由特定成无定向。为应付如斯变化,机场特警无论训练、战术及装备上都有所改善。以训练为例,以往特警的训练比较隐秘,只限于部门内进行,现却会邀请和机场各持份者,如航空公司、商户、游客、机动管局一起参与。演练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禁区,扩展至机场岛内其他设施如客运大楼,飞机库,油站等地点。

机场特警组警长陈哲丞(左)表示,现时特警训练囊括更多关于概念和理论上的训练,比如了解行凶者的思维和其行动分析。(洪琦琦摄)

拘捕怀刀客 发现可疑行李急疏散

刘认为,恐怖袭击会于人流多的地点进行,因此更需要提升市民的反恐意识,训练他们对于危机事件的应变。刘希望透过演练和训练,市民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会更清楚如何应对。他认为,香港市民普遍警觉性高,举例于上年7月,有保安接获市民报案,表示于机场博览馆见到一名美籍旅客持刀。机场特警接报后迅速到场,将美籍旅客拘捕,搜查并且盘问。后证实美籍旅客持有的是一把六吋长的生果刀,没有恶意,实属虚惊一场。

同样发生于上年时段,有市民报案,表示于大堂位置发现一件被人遗下,以塑胶包裹的行李。保安翻看大堂闭路电视,发现有数名外籍人士将行李遗下后便离去。由于去年三月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发生连环爆炸恐怖袭击。经初步调查,该行李来自土耳其。机场特警当时探测发现行李内或藏有爆炸品。于是疏散群众,并著爆炸品处理课到场。其后机管局成功联络物主,证实为虚惊。至于为何机场特警会侦测到行李内藏有爆炸品?刘解释,行李内收纳的均为衣物,而市面上其实很多物件皆可成为制作爆炸品的原材料。刘认为,两件事件充分体现市民警觉性高,对于有潜在危险的事物会非常在意。

就战术方面,机场特警警长陈哲丞表示,以往策划恐怖袭击的为一个组织,有特定诉求,然而现时的施袭者多为普通市民人,被外界资讯激发成恐怖份子。因此会囊括更多关于概念和理论上的训练,比如了解行凶者的思维和其行动分析。

机场特警平日巡逻装备达40磅(图左示),当中不包括头盔和避弹衣服。(洪琦琦摄)

特警招募精挑细选 出班率不足两成

机场特警1977年成立,于40年间由最初的28名成员跃升至今年的百逾名,当中只有两名女特警。作为警务处新界南总区下其中一支反恐队伍,除了反恐工作,机场特警也要负责机场内的要员保护和灾难应变。根据香港国际机场网页,香港国际机场面积达1255公顷,客流量(2016年)达7050万人次。身为繁忙的机场岛内唯一一具反恐能力的特种警察部队,特警要有强健的体魄以应付一人约40磅的基本巡逻装备,也需有良好的心理质素和应变技巧,以应对机场岛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机场特警的招募过程可谓精挑细选。投考人首先要通过一日基本体能遴选,进入体检后是为期四日的进阶遴选,当中会测试投考人的体能、战术、心理韧性、枪械运用等类别,通过后方能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期。机场特警组总督察刘冠滕坦言,机场特警的要求严格,能过往通过训练,出班成为机场特警的成功率低于二十巴仙。

近年香港回归20周年,或会有领导员访港,加上近期多名国家级要员到访香港,机场特警的压力是否增倍?刘有信心,特警能通过严格遴选,证明能有足够能力应付突发事件。他透露,机场特警会为每位到访香港的国家元首做风险评估,从而做出适当的人手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