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会副会长胡少伟倡设陪读签证 吸外地生来港读中小学

撰文: 容嘉仪
出版:更新:

教联会今(8日)联同港大教育学院校友会举行研讨会,讨论本港中小学收生不足问题。教育大学助理教授胡少伟则建议,香港可仿效新加坡及澳大利亚做法,为18岁或21岁以下外地生的家人提供陪读签证申请,以及增设“一带一路”高中生奖学金,吸引外地生来港就读。

(图左起)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邓飞、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总校长陈伟佳、香港教育领导协会副主席许为天及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胡少伟就收生不足发表意见。(容嘉仪摄)

缺乏资深教师 倡中小学实体网课混合

香港教育领导协会副主席许为天认为,学界面对资深教师不足问题,可从改变教学模式,和老师定位入手。他指,新冠疫情促成网上学习,坊间备存大量高质素网络学习资源,倡议学校的角色转为学习中心,提供虚拟网络和实体教学,例如上午则维持正规课堂,下午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让学生先学习必修课堂,之后能“各展所长”。

他续指,老师的角色则由教导者转为陪伴者,定期检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供辅导支援。他指出,过往曾到中学以“翻转教学”方式教数学,即学生预先在家收看教学片,上课时师生一同做练习。他形容,效果成效甚佳,建议小学五、六年级可试行,下午采用混合课堂;高中一半课程可试行混合模式。

为解决适龄人口下跌问题,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胡少伟建议,吸引外地学生到港就读中小学,仿效新加坡及澳大利亚做法,18岁或21岁以下外地学生的家人可申请陪读签证,解决照顾问题。他又建议政府新增“一带一路”高中生奖学金,吸引当地学生来港就读三年高中,并鼓励在港落地生根。

内地多学校设文凭试课程 考生多赴海外升学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邓飞指,即使香港开启方便之门,吸纳内地学生,内地生亦选择声誉较高的学校,令优秀的学校竞争更大,部分学校收生不足问题仍在,忧虑本港家长难以接受。
他续指,本港中学文凭考试对内地同学吸引力大,近年内地多个城市开办中学文凭考试课程,惟本港大学对外地文凭试生的收生门槛较高,故内地学生大多藉文凭试报考海外学校,例如如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反映香港院校对内地学生吸引力未算高。

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总校长陈伟佳则表示,香港拥有“国际化”的教育体制和文化环境,对外仍存有优势,鼓励可多与大湾区及广东学校合作和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