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援文化推动企业赞助免费乘车 电车公司每日收100万元未拟加价
近年不时有歌迷组织为声援偶像,于各大公共交通工具刊登广告,铜锣湾一带因有大型应援攻陷而变成“姜涛湾”,除了车身及车站广告,更推出免费乘车日。电车公司今日(26日)表示,现时车费及非车费收入各占一半;而且自从出现MIRROR成员姜涛粉丝的应援活动后,愈来愈多公司有意向电车公司出资,透过免费乘车日以达宣传之效。
电车公司去年一共有12个免费日,未计成本,以每次收入约100万元,一年这方面收入1200万元,不过相关收入未扣取活动成本。
香港电车市场商务及品牌总监张永恒指,100万元除了涉及原本的车费,亦包括车厂举办活动,以及车身广告等不同宣传,实际金额视乎企业涉及多少辆电车的广告,以及会否再举办大型活动。
回归活动连续5日免费 随时涉款600万元
以今年7月1至5日为例,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联同中银香港、招商局、华润集团、中旅暨香港中旅与中国太平保险,为庆祝香港回归26周年,向全港市民提供一连五天的免费电车日。张永恒指,今次回归活动为历来最大的免费乘车活动,过往一般最多只会有三至四架车的车身广告,但今次有15架电车,每架大约涉及十多万元,换言之,即每日成本会高于100万元,五日涉款随时破600万元。
张永恒指,姜涛的应援活动为电车创建了新的形象,愈来愈多公司有意赞助免费乘车,达致宣传之效。他又称,每次免费乘车,当日客量都会增加两至四成。
未有计划加价
另外,各行各业都叹缺人手,香港电车营运经理李明耀同样指,车长人手缺10%至15%,但强调暂时不考虑引入外劳。至于会否再加价,他指未有相关计划。
重办电车全景游
疫情期间香港电车停办了电车全景游,香港电车董事总经理戴弘博透露,将于9月恢复,并以旅客为物件,每日有六团,车程由西港城至铜锣湾,每位收费150元。
戴弘博又指,今年6月起,电车已陆续安装新的电子支付系统,新增12种电子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的拍卡式款付、扫描二维码;连同八达通及现金,乘客共享14种缴付车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