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会大学学生“服务学习” 关爱视听障及SEN社群
作为大学生,学业固然重要,但成绩以外,学习如何关爱别人、回馈社会,亦是成长中重要的必修课。三位不同学科背景的香港都会大学学生,在不同领域积极筹备、参与社会服务,带著一份同理心,以行动关爱社会上不同的弱势社群,包括视障人士、聋人、SEN学童及其家长。走入他们的圈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支援,三人坦言最大的满足感在于看到参加者快乐地参与活动,而在过程中所建立的友谊,互相交流、彼此信任、感染对方的过程,更是无价的成果。
摄影:欧嘉乐
由零开始学做领跑员 辅助视障人士做运动 被一个个坚毅故事感动
看不到,不等于做不到。主修护理系的王嘉琪(Carol)参与“瞳‧理‧行—视障人士运动支援服务”计划成为“光明导师”,与视障或全失明人士一起做运动,并从旁提供适当支援。参加之前,Carol从未与视障人士接触,幸获计划提供的一系列训练支援,预先“做足功课”:“视障人士需要我们透过口述影像,以了解周遭环境。当来到一个新环境、什么都看不到,其实好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要多练习,尽量仔细地形容身边事物,让他们能(在脑海中)拼凑出身处环境的画面。”除此之外,也要学懂领路法、时钟定位法等,以便准确指出方向,或提醒视障人士留意身边的情况,好考眼力及沟通技巧。Carol亦表示,除了技巧要练,心态也要学习,本著一份同理心助人:“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而非以同情、怜悯的口吻帮助他们,我们彼此是平等的。以朋友的方式互助,才不会令他们觉得被过度关心。”而在训练期间,Carol更试过蒙著眼上洗手间、带白杖外出等,希望透过体会视障人士的处境,更切身处地提供支援。
藉著学生事务处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走入视障人士的圈子,Carol至今曾带领他们进行双人瑜伽、掷飞镖等运动,更试过担任领跑员,带领他们围著香港都会大学“环校跑”。Carol坦言被视障朋友的斗心和坚毅所感染,其中一些人历经视障至全失明的人生低谷,却仍不放弃,坚持发展兴趣,展现过人才能的生命故事,更令Carol备受鼓舞:“他们带给我好多得著,那种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强,很值得学习。我辅助的视障朋友叫Inti,她参加过各大马拉松项目。记得起初参加都大‘环校跑’时我十分紧张,反而是Inti给我信心,对我全然信任,使我能更放胆(实践训练所学),更投入地与她一起跑。她就像导师般,一步步教导我,让我协助其他视障人士时能表现得更好。”
学业以外 盼助SEN学童脱下标签 纾缓紧绷的家庭关系
获选为“第三十一届杰出专上学生服务奖”20位得主之一,酒店及可持续旅游管理系学生徐诚亨(Ryan)曾于社企工作,一直热心参与社会服务,最希望能帮助更多弱势社群,为他们送上关爱和快乐。如是者,Ryan联同其他大专院校的学生一同筹办社会服务计划“学习齐‘家Fun’”,举行一系列活动,先设立让家长了解特殊学习需要(SEN)的讲座,如剖析其行为模式、了解背后的原因等等;再藉著瑜伽及盆景工作坊,造就亲子沟通、相处的机会,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边发挥创意,一边透过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Ryan发现SEN学童的表达能力虽然比一般人逊色,但于艺术创作上往往敢于突破框框,激发意想不到的创意点子:“有时SEN学童像是一个形象较负面的标签,外人会觉得他们好顽皮、什么也做不了,要家长花长时间陪伴。久而久之,部分家长或会觉得自己的子女次人一等,加上沟通上吃力,便会用较严苛、消极的说话指责小朋友。”而正因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能力较弱,倾向过份保护,令SEN小朋友的成长及发挥空间更小。
Ryan希望透过工作坊,打破沟通障碍造成的隔阂,加强亲子合作、修补关系。Ryan指家长不但能从中留意到子女的技能,更能学习以正面的态度,为子女给予肯定,令他很有成功感。“看到他们的亲子关系改善,那份满足感好深刻。我留意到他们愿意互相配合,做到双人瑜伽较困难的动作,而家长也学会放手让小朋友自由创作盆景。有家长更跟我分享:‘原来我的子女也不比别人差,我也会为他感到自豪。’”这段深刻的助人经历,令Ryan决意继续走入更多不同弱势社群之中,并运用自身技能,以不同的义务工作形式帮助更多人,“社会上有好多人需要帮助,我常常问自己,我能如何帮助他们?纵然个人能力有限,亦希望能将自己的能力及知识应用于社会之上,这个社会上至少有一个学生,愿意真正走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背景和故事。”
加入聋人社企 筹办专为聋人而设的多元活动 提升聋人家庭的生活质素
现代企业机构愈来愈着重社会企业责任,就读专业会计荣誉工商管理系的庄令晞(Natalie)为了解如何履行这种责任,服务社会,主动走出安舒区,服务聋人群体。Natalie直言大众或因聋人肢体动作大,便觉得他们“好恶、好得人惊”,加上手语应用在香港并不普遍,往往增加聋人与其他人沟通的难度,同时因缺乏了解,容易产生误解:“原来他们喜欢被称为‘聋人’而非‘听障人士’,也是亲身接触对方才得知。”
Natalie早前透过大学的实习计划,到社企“龙耳社会有限公司”实习,期望了解聋人的生活,并学习跟他们相处。Natalie表示:“大部分学校、电视节目、新闻都没有手语翻译,聋人能接收资讯的渠道很少,加上并非每个聋人都识字,要靠我们传达一些时事新闻或政府政策消息等,提醒他们留意。而我发现除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社会上亦缺乏为聋人而设的娱乐,更遑论家庭活动、旅游等。”正因教育、学习、沟通上困难重重,聋人就业就更困难。
在社企实习期间,Natalie负责定期与聋人举办研讨会,了解他们的需要。除此之外,她更参与组队为聋人筹办月饼班、密室逃脱游戏、免费面包派发等活动,“看著他们由心而发的笑容,玩得开心,更说希望有更多这类型活动,我觉得好有成功感。除了更了解聋人的需要,实习工作亦令我明白做义工可以好多元化、好好玩。想不到我也能自己开办一个月饼班,还能够跑匀全个石峡尾区的面包店,亲手收集面包、包装再派发,虽然跑到‘身水身汗’。但看到对方反应热烈,收到后好开心,就觉得好满足。”于实习期间,Natalie更多走一步,主动参加手语班,学习简单手语与聋人沟通,“基本早、午、晚安,自我介绍、食物及交通工具都有学。其实挺难记的,但颇有趣,也觉得很有型。”凭著这份助人之心,Natalie于“花旗集团—社联大学生社责实践计划2022”中获颁“卓越大奖”,她直言得奖属一份肯定,亦是她继续做义工的推动力,“这个奖时刻提醒我,不论现在抑或未来毕业后,都要保持细心,要肩负多一份社会责任,关怀身边不同的人。”
(部分相片由被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