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选案|感戴耀廷如滋事份子 赵家贤认怨恨遂称对方“大学者”

撰文: 凌子淇
出版:更新:

民主派初选案16被告审讯继续,认罪的被告赵家贤今(19日)续在西九龙法院(暂代高等法院)接受辩方盘问。他形容,自己与戴耀廷的关系“好复杂”,因对方的倡议令其工作量大增,同意法官指他对戴有“滋事份子”的感觉。辩方问及赵,会否把今日景况迁怒于戴,赵称:“我冇一个怪责嘅情况。”但在法官追问下,承认他回想初选衍生的问题时会怨恨戴,才会称他做“大哲学家”、“大学者”等。

赵家贤今接受何桂蓝代表大律师Trevor Beel盘问,问及与戴耀廷的关系,赵直言:“好复杂”,绝对不会以“亲密朋友”形容双方关系,又指戴在2012至2016年间提出的不少倡议,尽管本意是好的,但在执行方面需要整个民主派协助推动,导致他的工作量增加,“令到我当时嘅工作好困扰”。法官李运腾便问:“即是你认为他是一个滋事份子(troublemaker)?”赵称:“有呢个感觉。”当法官陈庆伟追问,他这种感觉是现时回顾得出,抑或是他当时已经有这种感觉?赵指当时已有这种感觉,但现在回顾来看,“事实上好多由佢倡议推动出来嘅嘢,咁大家有目共睹。”法官陈仲衡打断道,以赵的说法,戴提出倡议并非要制造麻烦,赵澄清:“我冇话佢系搞事,只系令我工作方面,好多困难制造咗出来。”

赵家贤(右上)作供时对戴耀廷(左)怨恨,对区诺轩(右下)则绝对没有不满。(资料图片)

赵家贤承认对戴耀廷怨恨 强调作供只希望协助法庭更加理解案情

赵同意,他在退出初选工作之后,的确对戴有不满。被问到赵有否把自己今时今日的困境迁怒于戴?赵称:“我冇一个怪责嘅情况”,强调在法庭作供只是希望协助法庭更加理解案情。李运腾质疑,如果没有2020年初选,赵便不会面对今日景况,赵回答指事情已经发生,他需为自己当时的错误判断等承担责任,又指他个人亦有情绪,例如他早前作供谈及撤回暴动定性的诉求时,脑海闪过他曾在太古城因协调纠纷、保护市民被咬掉耳朵,故回想初选之后出现的问题,“我对于戴耀廷嘅感觉系有嘅。”李运腾最后追问,赵对戴有所怨恨(resentment),才会称他做“大哲学家”、“大学者”等?赵同意。至于与区诺轩的关系,赵重申与区在工作上保持良好交流,无甚私交,但对他绝对没有不满。

此外,赵指戴会提出不少想法或者计划去“so-called 推动民主”,包括占中,做法比较进取,故在2020年前,社会上已出现不少戴的支持者。而戴约于2017年,戴有意建立对抗政府的阵营,当时已就2019年区议会提出许多想法,不过他最后募集到的“风云战士”人数不多。赵认为,2019年区议会纳入更多较“进取”的民主派人士,戴有相当大程度的影响,但重申本土派、政治素人当中亦有温和务实者。

陈庆伟要求赵厘清他对“本土派”及“本土抗争派”的定义,赵遂解释,“本土派”认为主张特区政策应该著重特区境内的事。陈庆伟追问:“即是他们主张政策应要本地居民制定,而非‘北方的人’?”赵同意,补充指本土派一般没有港独主张;而“本土抗争派”这种思维始于初选,他们认为传统民主派过去30年“冇乜民主进寸”,亦觉得政府政策不重视香港,故会反对政府政策。赵同意,个别人士可以同时采纳两种政治思维。至于“进步派”相比传统民主派较不温和保守,但也不会像本土抗争派一样“摆明系对抗”,而区正是“进步派”人士。

否认辩方所指 民主动力于2020年2月已答应承办初选

谈及民主动力在初选中的角色,赵重申当时广义上市民希望民主阵营不要再“鬼打鬼”,各方协调后决定以初选解决分歧,此后民主动力出席协调会议,纯粹是就有举办2017年立法会补选的初选分享经验,虽然他本人经常在协调会议中迟到早退或者只派助理出席,但他出席会议只是看看有否意见可以提供。律师质疑,其实当各方于2020年2月召开协调会议时,民主动力已经答应承办初选,赵称组织5月才确认承办只是编造出来。赵反问:“辩方大状系咪想系我个脑度,植入一啲唔属于我嘅认知?”随即惹来庭上众人哗然。

律师又问及,若果民主派在立法会取得过半议席,如何致使政府回应五大诉求?赵表示,当民意授权力量大增,民主阵营在许多政策讨论上便会有更多力量,争取推动某些倡议政策,运用其影响力令政府回应诉求,但个别人士具体地如何实行,相信他们进入立法会后,会“有自主性”去处理。律师亦指出,如要与政府谈判,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否决财政预算案,“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机制”。赵不同意。

赵早前承认,他并不同意无差别否决财政预算案。律师便问,赵曾否就此向戴沟通。赵指,他的确曾向戴提出此事,但戴回应称若有分歧,可以留待与会者在协调会议上讨论,所以他只是让其他人商讨,自己则没有特别参与。

指戴耀廷就捐款予民研一事 “不断追住我催住我”

有关民主动力曾就初选开支众筹逾340万元,赵指戴当时提议将80万至100万元捐予香港民意研究所(民研)发民间投票系统,因他预计进入立法会后,传统民主派对于要就财政预算案投下反对票会有所顾虑,故希望透过投票系统得到公众支持。赵不想与戴有牵连,但因为对方“不断追住我催住我,我觉得好烦扰、好想回避”,所以决定将其中40万无条件捐给民研,这笔钱不足以让民研开发新项目,惟又可避免戴会指“民主动力食晒啲钱,或者成日追住我做啲唔想做嘅项目。”

另外,针对民主动力于6月9日发布的Facebook帖文,曾使用“#光复议会”及“ #对抗暴政”标签,不过赵早前就指这并非民主动力的立场,辩方质疑民主动力其他职员必然知道这一点,为何仍然使用两字眼。此时李运腾打断问,赵一直将民主动力形容为一个“平台”。是否真的有所谓政治立场?赵解释,民主动力并非一个政党组织,自成立以来都是负责协调民主派内部分歧、协调大型活动等,没有特别立场,但留意到助手黎敬晖等职员草拟民主动力工作报告、会议记绿等官方文件时,在用字方面会迎合民主派、进步派甚至本土派的声音,故相信当时职员在撰写帖文时,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气氛 。

16名被告:吴政亨(44岁)、郑达鸿(34岁)、杨雪盈(36岁)、彭卓棋(28岁)、何启明(34岁)、刘伟聪(55岁)、黄碧云(63岁)、施德来(40岁)、何桂蓝(32岁)、陈志全(50岁)、邹家成(25岁)、林卓廷(45岁)、梁国雄(66岁)、柯耀林(51岁)、李予信(29岁)、余慧明(35岁)。控罪指各被告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间,串谋他人旨在颠覆国家政权。

31名认罪被告: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袁嘉蔚、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冯达浚、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廸、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吴敏儿、谭凯邦、刘颕匡、杨岳桥、范国威、吕智恒、岑敖晖、王百羽、林景楠、伍健伟。

案件编号:HCCC 69/2022

16名不认罪被告。(详看下图)

+11

31名认罪的被告。(详看下图)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