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变杀生】龟壳刻字 医院水池龟食龟 引水道一晚现50田鸡

撰文: 蔡静心 梁铭康 余睿菁
出版:更新:

近年胡乱放生的新闻,不绝于耳,当中曾有大批淡水的红耳龟(巴西龟)被放进大海中,“放生”等同于“放死”,又何来积福之有?有保育团体认为,放生人士对动物生态认识不深,才会好心做坏事,希望社会加强教育及政府立法规管。“盲放生”风气,原来已“入侵”医院水池、水塘等地。有医院水池聚集数十龟只,有草龟、红耳龟,甚至攻击性强的鳄龟。保育团体指,水池的放生龟因“冇人喂”,曾出现,“龟咬龟,有啲得返个壳”的惨况。

东区医院水池内有约60至70只龟。(余睿菁摄)
究竟呢啲行为系积福定系作孽?
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助理保育主任陈文灏
(左起)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助理保育主任陈文灏、行政总监段国梁及保育顾问宋亦希

放生龟壳上刻字

“究竟呢啲行为系积福定系作孽?”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助理保育主任陈文灏表示,红耳龟是一种很普遍被放生的品种:“很多时发现龟壳上有刻字,例如有放生者的名字,惟龟背其实布满微丝血管,牠们是有感觉的,可能于放生之前已经饱受折磨。”

红耳龟侵略性高、繁殖力强,与原生物种竞争。(梁铭康摄)

人工饲养动物 丧野外求生能力

放生人士及团体对生态环境了解有限,以致动物存活率低,对放生地区的生态亦有影响。“无论是外来或原生物种,都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原来,外来物种或带有外地寄生虫或病菌;一些物种,例如红耳龟侵略性高、繁殖力强,与原生物种竞争,都会造成威胁。即便是原生物种,其实亦因本为人工饲养,丧生野外求生能力,放生后亦难以存活。例如早前于元朗雷公田一条引水道,一晚寻获约50只田鸡,亦发现有很多田鸡的尸体。此外,部分动物亦可能会再被捉走,再次造成伤害。

幼龟疑为齿缘摄龟及眼斑水龟。(宋亦希提供图片)

与外来龟种杂交 污染原生基因

外来物种除了对原生物种构成生命威胁,更有基因污染之虞。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保育顾问、本为浸大生物系讲师的宋亦希表示,去年于香港首次发现怀疑有外来龟种与原生龟种杂交,令本地族群的基因独特性流失。陈文灏指,与其放生救动物,倒不如茹素,或做动保、环保义工。

频危的眼斑水龟,目前少于五个地方可以找到,但于其栖身地,宋亦希同时找到齿缘摄龟,相信是有人放生,令他诧异的是,该处一只幼龟,由外观特征来看,相信是眼斑水龟及齿缘摄龟杂交产下的后代,担心因放生造成基因污染,以后难以再寻获纯种的眼斑水龟。

见过有啲龟被咬咗手手脚脚,有啲龟畀咬到得返个壳。
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行政总监段国梁
东区医院水池立下不准喂鱼及龟的牌子。(余睿菁摄)

放生地点缺乏食物 自相残杀

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行政总监段国梁表示,近年留意到放生“黑点”愈来愈多,多区亦出现专供“放生”的动物售卖。“中心五年前每年接触几只放生的动物,但现时中心一半、超过100只动物,都系放生救回来。”放生地点包括九龙水塘、荃湾码头、北角码头、东区医院、柴湾公园等地。不过,这些地点本不作饲养动物之用。他曾见过有水池内龟只疑因缺乏食物,出现自相残杀的惨况,除了龟吃鱼,更有龟食龟!“见过有啲龟被咬咗手手脚脚,有啲龟畀咬到得返个壳”。

记者往东区医院水池视察,发现池内有约60至70只龟,主要为红耳龟,而另一边水池亦有多条鱼。水池边立下不准喂鱼及龟的牌子,有保安员称有职员会喂饲。至于柴湾公园的水池亦有龟及鱼,当中龟最少有40只。清洁工人表示,龟及鱼由公园管理,但相信有少部份龟只是有人弃于池内。

柴湾公园的水池最少有40只龟。(余睿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