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社区资源不足 理大关注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患者身心健康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去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甄秋慧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一个关注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患者身心健康的计划。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良性前列腺增生影响5成 60岁以上及9成70岁以上的男性。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资料,本港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男性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症,70岁约有70%,80岁以上几乎90%以上男性会出现前列腺胀大。通常情况下,前列腺在男性成年后大小就会维持稳定,但随著年龄增长,可能因为荷尔蒙转变而开始胀大。前列腺胀大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甚至影响排尿功能。下泌尿道症状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特别是尿失禁和尿急问题,会给患者带来压力和焦虑。计划首席研究员甄秋慧教授表示,在传统的华人社会观念下,提及性议题及涉及身体与性相关的部位,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度较低,这也导致男性长者对于自身下泌尿道及前列腺问题感到尴尬和难以启齿。

研究成员博士生陈小荣先生发现,不同社区持份者对于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患者的身体问题感到新鲜。社工和医护人员指出社区存在著资讯不足的问题,未能提供足够的资源给患者,如转介和心理辅导等。此计划开展近一年,已于为社区不同持份者推广如何因应男性长的下泌尿道的问题以饮食,睡眠质素,运动,与及正向情绪管理和身心健康议题著手,于社区层面在长者地区长者中心,安老院舍以及私人护老院,为约1500名长者提供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患者身心健康的生活议题内容,让长者有更多的资源和资讯,对自己身心健康有进一步关注而减低忌讳求医的可能性。甄秋慧教授补充在计划的活动中,有些患者表示自己在患病期间,隐瞒不给予家人知道病况,甚至不愿告诉家人自己的隐忧。这种不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让患者在求医路上却步起来,阻碍正视身体问题而诱发不同程度上的负面情绪和身心健康问题。

左一︰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生陈小荣先生

在研究计划期间,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生陈小荣先生带领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的学生了解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和前列腺患者的身体问题如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传统观念使得男性长者不愿就医,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和身心健康问题。护理学系的学生就患者的饮食、睡眠品质、运动、积极情绪管理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入手,创作了一系列社区资源手册、短片和教育活动,旨在为男性长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下泌尿道和前列腺患者的身体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克服求医的障碍,促进身心健康。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临床讲师何美芝女士表示学生接受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的资讯与及搜集资料时,发现社区对于病征与及患者可得到的管道亦有不足情况,奠定计划的成功与及重要性。

本计划亦将与养和医院泌尿科中心副主任陈伟希医生合作,就男性长者下泌尿道及前列腺问题与如何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著手开展研究部分。早期的介入治疗成为本港前列腺增生的新趋势,陈伟希医生表示除了药物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现今不少医院引入新式微创手术(又名前列腺提拉术)在前列腺上植入4至5个植体,手术的功效目的是撑阔尿道,恢复畅通,手术采用监测麻醉,这可以减低年长人士全麻或半麻风险,手术过程约20分钟,而且伤口较细小,康复时间相对较快。患者术后小便速度提升超过60%,生活质素提升,性功能亦有所改善。

甄秋慧教授补充有鉴于在计划期间男性长者表示往往在求医时,都显得较为尴尬,而且在家人陪同下更难以启齿;希望借此计划让社区持更开放的态度,了解下泌尿道及前列腺相关病类,男性长者明白现今技术是有效能够减低问题的严重性,在手术配合下都有助减低问题扩展的严重性而减低身心健康问题出现的影响。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取代临床医学意见,如有疑问请向医生查询。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