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兼移民潮影响狗只领养率 爱协:上月仅9只获领养
随着疫情缓和、各地通关,社会秩序步入复常之路,但困在动物收容所等候领养的毛孩子,却在移民潮及疫情之下,仍在苦等一个家。爱护动物协会执行副总监Louisa表示,中心获领养的狗只由过去每月20只,到上月只得9只,惟接收回来狗只却没有减少;她又说,近两年移民潮出现,亦令被遗弃街头和弃养的狗只数量增多:“有部分人可能是考虑到动物移民太过昂贵,不想带同牠们一同移民,亦有些人是因移民的航空公司不让犬类动物上机,无可奈何下被迫要弃养。”
领养率环比下跌四成
爱护动物协会执行副总监Louisa表示,在疫情初期,协会狗只的领养数目有明显上升趋势,2020年至2021年期间的狗只领养数目比19年新冠疫情前上升近一成。不过,自今年1月全面通关后,领养数字明显回落,协会获领养的狗只由过去每月20多只,到上月只得9只,环比平均下跌近四成::“当中原因众多,特别是领养狗只,因为狗狗相对需要花较多的时间陪伴,工作繁忙的人,未必有时间照顾,亦都有些人因为考虑想移民,而因此却步。”
Louisa指出,领养数字大跌,惟接收回来狗只数量却没有减少,近两年移民潮的出现亦令被遗弃街头和弃养的狗只数量增多:“有部分人可能是考虑到动物移民太过昂贵,不想带同牠们一同移民,亦有些人是因移民的航空公司不让犬类动物上机,无可奈何下被迫要弃养。”
狗只领养中心内有九成属唐狗
Louisa又指,香港人仍然追捧纯种狗的大势下,协会领养中心内的唐狗十分少人问津,等候领养的狗狗中,占九成的品种都是唐狗:“牠们很多时并不是人们领养的优先选择,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黑色唐狗在中心内亦较难被领养。”
Louisa的办公室内不时可见一只外型健硕的唐狗,安静坐在她身旁。她说,在去年五月加入爱协前,从未动过养狗的念头,但最终在机缘巧合下遇上爱犬Loki:“公司经常会举办“Puppy Friday”,让一大班幼犬们在办公室内玩乐一番,当时见到Loki的第一眼便爱上牠。”之后她每天都会到领养中心探望Loki,亦因当时女儿要到加拿大留学,令她有感孤独,在认真考虑了两星期后,便领养了当时只得5个月大的Loki。
冀打破大众对唐狗的刻板印象
Louisa说,一般大众对唐狗有既定的刻板印象,认为唐狗是凶猛以及是不能被饲养的品种,只能用来守门口,亦在带同出外散步期间,感受到香港大众对唐狗的不友善:“有次和Loki散步,有拖住小朋友的大人一看见牠就叫小朋友走开。”
她冀望社会大众能打破对唐狗的刻板印象,以自身的饲养经验告诉大家,唐狗如其他品种一样,同样能成为人类最忠诚和友好的伙伴,亦应受到喜爱:“唐狗是香港代表,是十分珍贵的本土品种,更因有混种基因的优势,相对纯种狗会比较少病痛、更健康长寿,又十分忠心。”
她又补充,目前爱协有超过100只狗狗,当中有70只小狗正等待有心人给予牠们一个家,其中68只现正身处爱协动物领养中心,而近月亦将会有54只狗狗由暂养家庭回来,现时狗只领养中心饱和问题十分严峻,帮助到的狗只数目恐怕将愈来愈少:“希望透过灌输正面的讯息及教育,改变人们对唐狗的误解,让领养中心仍在等候的毛孩们能早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全城狗狗行善日2023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举办的“全城狗狗行善日”2023 在昨日正式完满结束,作为爱协年度旗舰活动,本届“全城狗狗行善日”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行,当中汇集超过 800 位善长及 500 只狗狗,一同于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身体力行为有需要的动物步行筹款。
爱协表示,是次活动以“光.映.行”为主题,并以一公里长的慈善步行揭开序幕,以感谢狗狗为人类带来温暖的阳光,同时为有需要的动物步行筹款,而活动当日所筹得中款项将用于在爱协等待幸福归宿的动物,以支援牠们的医疗及日常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