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医委会修例草案 业界:特首在医委会可呼风唤雨
改革医委会讨论多时,政府一直冀增加4名医委会业外委员,解决医医相卫问题。不过由于业外委员全数由特首委任,医学界几乎一致要求,冀增加业外委员同时,也同步增加直选医生委员,维持委任及直选1比1,以维护基本法保障的专业自主。惟全城焦点放在财爷公布政预算案之际,政府突然提出将提交修订《医生注册条例》草案,增加4名业外人士参与医委会,但只字不提增加直选委员。医学界几乎异口同声表示失望,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陈沛然更直言,政府粗暴整顿医委会,他感到灰心。
食物及卫生局于昨日(2月24日)下午2时发稿,建议修订《医生注册条例》,委任更多业外人士参与医委会工作,改善投诉调查及纪律研讯机制,并提高其效率,以增加医委会的透明度及问责性。
政府委任56%成员
有关修订草案列明,政府预计有关检讨在2016年中完成。但因应社会高度关注医委会的投诉调查和纪律研讯机制,以及引入境外医生的运作欠灵活,在检讨报告完成及全面落实检讨建议前, 政府决定在今年首季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草案内容包括增加医委会业外委员人数,由4名增至8名,即总委员人数由28名增至32名;初步侦讯委员会的业外人士人数由1名增至2名;海外医生的有限度注册有效期及续期,由不多于1年延长至不多于3年。
值得留意是,改动后最大的变化,表面上增加4名业外人士,看似理想。但组成安排,由原来半数政府委任、半数业界推选,变成政府操控56%,委任人选会由14人变成18人。医生组织代表担心,医委会将变成政府的一言堂。
其实,早于今年1月底施政报告中,已提到改革医委会。医学界人士也约见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表示关注政府垄断委任数目。
立法会下周一讨论草案
不过至周三推出草案,当中只字未回应业界一直争取的直选与委任委员“1比1”的诉求。陈沛然直言对政府做法感到灰心,直指当局粗暴整顿医委会。他重申若医委会未能维持直选与委任成员“1比1”,将来医委会只会向政府政策倾斜,后果不堪设想。本地最大私家医生团体、医学会会长史泰祖亦表示,对于政府提出的草案,没有回应医学界诉求,感到失望。
心脏科专科医生、杏林觉醒成员黄任匡,亦极为反对由特首委任全数4名新增医委会委员。他形容,若医委会委任委员超过一半,特首在医委会可“呼风唤雨”,甚至内地医生可免试来港执业,亦可以“话做就做”。他透露,业界不想以病人福利作为筹码,暂时不会发起罢工,但正酝酿发起联合声明及公开论坛,唤起更多市民关注。立法会将于下周一(2月29日)讨论有关草案,议员郭家麒指,将提出修订议案,要求当局维护专业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