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持续发展基金-优化简介及成果分享会”推动本地渔业现代化
“香港昔日由一条渔村演变至今日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本地发展史,但其实渔业不单是香港的由来已久的传统,每年更为香港市民提供约13万吨的新鲜、低碳的本地生产水产品。政府早于2014年成立5亿元的“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基金),协助本地渔业社群应付新挑战,以便渔业发展为或转型至可持续或高增值的作业模式,以及提高整个渔业的竞争力。基金2022年12月更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再注资5亿元至总承担额10亿元,以增加资源支援业界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刚于2月28日举行“渔业持续发展基金 - 优化简介及成果分享会”,与持分者分享基金推动本地渔业多元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成果,逾 140 名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咨询委员会会员、基金项目负责人、业界人士、大专院校及非牟利机构的代表参与。
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咨询委员会主席邱荣光博士当日出席分享会指,基金自成立以来资助了多个项目:“截至2023年1月,基金批准了32个项目申请,涉及资助额接近2亿元,其中21个获批项目旨在优化养殖生产、协助业界转型发展远洋渔业、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等;亦有11个“渔业设备提升项目”资助渔民或养鱼户购买更有效率及现代化的渔业设备,以改善生产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邱主席希望各界可藉著分享会就本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进一步交流及讨论,分享知识、经验及研发成果,共同构思项目申请,以推动渔业现代化,为迈向持续发展而努力。
分享会上另一嘉宾 - 香港渔民团体联会执行会长陈博智太平绅士亦谈及香港渔业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寄语:“希望业界好好把握发展机遇,以自身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推动海产养殖现代化 培训水产养殖人才
其中一个协助本地养殖业界发展现代化海鱼养殖的项目 - “海产养殖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计划”由香港理工大学负责,项目获基金批拨约680万元进行,主要利用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于东龙洲鱼类养殖区设立的现代化海产养殖示范场,进行海产养殖培训,为转型中的渔民、传统海鱼养殖户、鱼塘养殖户及有意从事本地海产养殖人士提供养殖技术理论及实习课程。
培训课程的学员完成理论课后,便可到示范场进行实习,学习如何以现代化方法养殖金头鲷及黄立䲝,实习的内容包括日常养鱼工作,如喂食、换鱼网、洗鱼网及处理寄生虫等,学员们亦需要处理有关养鱼销售、与买家联络等工作。在过去两届的课程中,超过100名学员完成实习,养殖平均存活率超过95%,成功出产约7,200公斤获“优质养鱼场计划”认证的优质鱼。高级项目经理郭汉华先生表示:“得到基金资助,我们将项目于东龙洲所养殖的金头鲷命名为‘东龙鲷’,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并打造成为一个香港独有的渔获品牌,令更多人认识本地优质鱼。”
而在两届实习培训课程后,亦有学员正式投入渔业发展,成立年青一代所营运的新型水产养殖场。他们均以更现代化及可持续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其中包括以创科研发自动化养殖系统、以人工智能培育小龙虾等,亦有学员于完成培训后采用更耐用的HDPE物料取代传统木材组装鱼排养鱼,以对抗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由此可见,项目成功吸引新人入行,并培训出以现代科技融入水产养殖的渔业人才,迈向养殖业现代化。
渔农自然护理署高级渔业主任 (渔业支援服务)朱振华博士表示:“许多传统业者表示年青人不愿入行。我相信只要有合适的培训,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年青人会成为将渔业这类传统行业引领到可持续发展、高新科技领域的原动力。”
成立首个龙虾养殖基地 为香港养殖业开辟新出路
由爱梦(香港)有限公司负责,其中一个受惠于基金资助的项目“龙虾养殖建议书”,目的是透过养殖龙虾,为业界提供一个鱼类以外的养殖新方向。在基金资助下,项目在本港成立首个龙虾养殖基地,为本地养殖户及对养殖龙虾感兴趣人士提供示范平台,定期举办工作坊、讲座及导赏参观活动,分享养殖龙虾的知识和经验。项目更为有意学习龙虾养殖的本地养殖户提供基本养殖设备及资助,让他们在自己的鱼排上试养龙虾,同时获得技术支援。
另一方面,项目亦会为龙虾养殖户开拓销售渠道,促进养殖户与餐饮业合作,令本地养殖龙虾的销售和认受性得以提升。该项目刚于去年11月完结,当中有超过半数学员表示有意投身龙虾养殖行业。
助业界预防鱼类疾病 促进本地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其中的一个营运挑战是面对鱼类疾病,养鱼一旦染病,便会容易造成大量死亡,影响养殖成效。而由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负责的“改善香港的鱼类健康和生产2020”项目就获基金资助,为本地水产养殖户提供兽医到场诊治鱼病服务,以协助业界提升养殖存活率及产量。其主要工作包括兽医到场诊治鱼病及药剂服务、研究治疗鱼病的新方法及药性饲料的应用、培训养殖水产兽医及举行有关鱼类健康和鱼病管理的外展活动等。截至2023年1月,项目已累计为约90个养殖户提供兽医服务。同时,项目亦正进行多项鱼类疾病及缓解策略研究,并已将一个有关治疗鱼类寄生虫的研究成果刊登于科学期刊。此外,项目至今已为水产养殖户举办多场有关鱼类健康和疾病管理培训工作坊,接近90名养鱼户参与。
扩大基金适用范围 迈向高科技、集约化发展
在获额外注资的同时,基金亦会扩大适用范围及在资助安排上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提高涉及商业元素的“创新项目”的政府出资比例、新增资助“应用项目”及“支援服务项目”、提高“渔业设备提升项目”的资助上限等。渔护署成立的专责小组亦会进一步加强对申请人的支援。渔护署助理署长(渔业)黎存志先生表示:“期望基金的额外注资及一系列优化措施可进一步协助业界善用基金,推动渔业现代化,与业界携手迈向高科技、集约化发展,把握大湾区的机遇。”
想了解更多“渔业持续发展基金”的详情,可到https://www.afcd.gov.hk/tc_chi/fisheries/sfdf/SFDF.html浏览。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