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明Teen|逾七成半基层没参与扶贫计划 团体促设儿童发展户口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今(21日)举办“共创明Teen”及“儿童发展基金”计划成效的问卷调查发布会。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基层家庭无参与以上两个计划,主因是不知道这些计划。联席认为,基层儿童因缺乏资源,难以应付学习和发展需要,建议政府设立“儿童发展户口”,助学童长远发展。
调查:无参与“共创明Teen”及“儿童发展基金”计划因不知道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于今年1月至2月期间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了333个基层家庭,了解家庭对计划的意见。结果发现,七成半受访基层家庭无参与以上两个计划,主因是不知道这些计划。
三成学童过去3个月未曾与导师接触
调查指出,参与学童与导师接触机会极低,三成参与计划儿童过去3个月没有与导师接触,一成儿童三个月内只与导师见面一次。同时,四分一儿童与计划导师关系疏离或十分疏离,三成半儿童与导师关系一般,没有私下交流。结果反映,师友关系未能建立,导师亦难以发挥影响儿童生命和人生态度的角色。
基层家长指导师与女儿兴趣不“对口”
基层家长黄太表示,为助就读中二的女儿发展音乐方面的兴趣,经朋友介绍下于去年9月开始参与“共创明Teen”计划。她指,参与师友计划的导师主要从事市场策划与女儿兴趣并不相符,:变咗对佢(女儿)嚟讲冇咩实际帮助。”
黄太又补充,计划内虽有针对女儿的音乐兴趣安排相关课程,“但因课程名额太少,申通过两次都抽唔中,令小朋友好失望。”
储蓄计划令基层家庭经济负担加剧
另一位家长廖太表示,“儿童发展基金”计划的储蓄要求令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每个月都要储$200蚊,又唔可以即刻攞到出嚟用。”她亦指,因计划要求儿童必须要在1年内用将资助用完:“变咗小朋友冇得自主去用钱,长远嚟讲帮唔到太多。”
计划课程以英语为主 中中学生:补习开支大
就读中一的阿琳表示,“共创明Teen”计划内的课程主要以英语授课为主,而她是就读中文中学,故在上课时遇上不少困难。她又提及,希望能补习英文以改善英语能力:“但系补习开支大,𠵱家啲钱又唔可以即刻有得用。”
联席何汝瑛:计划难助儿童长远发展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成员何汝瑛指出,计划资金有限,同时亦限制了儿童使用资助的期限,如“儿童发展基金”要求儿童必须要在1年内用将资助用完,“共创明‘TEEN’”则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用毕首5,000港元,不能作为长期的储蓄。
何汝瑛续指,若儿童真的希望发展一项技能,并不是一件可于1年内完成的事,而是需要年月长远的累积。“计划的财政支援虽然对儿童达到短期目标有一定帮助,却难以帮助儿童长远发展。”
促政府为本港儿童设立“儿童发展户口”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成员周美芝表示,建议政府应为每位香港儿童设立“儿童发展户口”,户口由家长、政府、商界三方供款,基层家庭可享更高存款利息或储蓄配对等措施,供款可按家庭意愿作储蓄或投资用途。
▼2022年8月22日 政府公布推出“共创明teen”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