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摆脱CY2.0第一击 施政报告拟“复辟”提前至十月抢闸派糖
候任特首林郑月娥尚有两个月才正式上任,但新政府的施政部署已密锣紧鼓展开。据了解,林郑准备将原本在1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复辟”提前至10月、即上任后3个月就公布,图在“新政100日”内即有大动作,以展现她口中的“管治新风格”,以及尽快摆脱“CY 2.0”形象。
林郑月娥当选近一个月,已经有几座“大山”需先跨越,包括要筹组下届管治班子及尽早修补行政立法关系。据悉,林郑锐意展示她在竞选政纲中提出的“管治新风格”,故正酝酿“复辟”前特首董建华及曾荫权年代的做法,提早在10月发表《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在竞选期间提出多项大手笔建议,包括增加每年50亿元的教育经常性开支、搁置小三TSA或BCA,以及房屋方面在居屋之上新增“港人首置上车盘”,并增加“绿置居”单位供应,又会研究推出试验计划,让未补地价的居屋单位,通过社企合作出租等。消息指,林郑月娥希望有关措施能在首份施政报告中触及,但按目前做法,需等到明年1月发表,拖得太长,不利展现施政新风,故酝酿将施政报告提前在10月发表,让管治团队可全面及全速推动工作。
另外,在选举期间,竞选对手及民主派不时将林郑与特首梁振英相提并论,认为林郑是梁振英路线的继承者,为她冠上“CY 2.0”之称号。林郑希望上任后展现与梁的不同之处,《施政报告》作出改动,不再“梁规林随”,成为其中一个途径。
据了解,林郑月娥在今早与民建联见面时,亦有提及正考虑恢复在10月发表《政施报告》,但强调未有定案,想征询他们意见。
首任特首董建华跟随港英政府传统,在每年10月发表《施政报告》,至2002连任后,则以高官问责制需要试行期为由,首次把施政报告延后至翌年1月宣读;其后曾荫权接任,马上回复旧例,提前在每年10月宣读施政报告。直到梁振英2012年当选,又把宣读施政报告的日子延后至1月,理由是预留时间向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全面咨询,做法一直维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