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疫情工作仍有待商榷 强补科技改善防控或成当务之急
早前有意见提出就新冠疫情进行调查,有部分政府专家支持作检讨,但亦有意见认为深入调查意义不大,甚至政府表明不同意就应对疫情工作作独立调查。笔者从事医疗工程界多年,见证本港应对沙士到今次的新冠疫情,深切感受到当城市受到大型传染病侵袭,疫情传播之迅速、病毒变种及严重程度等根本不可能预测,故应时刻居安思危,持续总结,并以改善为本以应对未来疫症。在工程科技方面可透过大数据去加强医疗或抗疫应对措施等,亦是后疫情时代需深思的课题之一。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当局早前取消隔离令及限聚令等,港人生活逐渐复常,本港多名政府专家顾问表明有成立委员会检讨疫情的必要。不过,据报道指特首称不同意对新冠疫情作独立调查,并指世界各地情况有不同,没有公认的标准方案,政府亦一直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检视疫情。
笔者并非医疗专家,但曾经历20年前沙士来袭,至近数年为应对新冠肺炎而处理的隔离设施加建及改建等第一身工作体验,故可在医疗工程方面略作审视。早于2003年沙士时,本港为应对未来病毒传播及治疗病患者,已将当时的约170张隔离病房床增加至后沙士的1,400多张。当年疫情未有持续爆发,市民未有可接种的疫苗,亦没有出现病毒变种情况,故当刻认为逾千张隔离病房已能应付日后所需,但不论本港或世界各地均难预测十多年后需应对如此严峻、未能预期的全球性传染病大流行。
无可争辩的是,无人拥有水晶球可预知未来疫情发展,尤其高峰期时,隔离病床需求的殷切更是前所未见。3年多后的今天,疫情终转趋缓和,各种防疫措施相继放宽,甚至在可见的将来市民终可脱离戴口罩生活,亦是难以未卜先知。
而已建成的检疫及隔离设施,随疫情影响降低,算是完成历史任务,改建的可回复旧貌,加建的可考虑搬迁及作别的用途,或可清拆设施,将珍贵土地还原作原定或其他用途。有声音认为建筑资源被浪费,但不得不承认是,为应对急升的确诊数字,当局无法不大兴土木兴建临时设施,否则待疫情严峻时才急忙改建、加建,根本是不切实际。
事实上在疫情爆发时,有关部门与持分者及专家门已天天审视疫情发展,并作出调控措施。笔者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当局应首先以此为基础集中总结,想办法去整合改善医疗系统及相关设备,为下次疫情做好准备。如以更多新科技去加强追踪患者的能力、追寻病毒源头与传播链等踪迹,作更佳抗疫安排。
笔者早前远赴爱尔兰参与工程界国际会议时,与会者亦曾讨论如何以创新科技去补足现时抗疫措施。举例可以智能科技去协助病毒溯源、追踪和监察工作,包括透过现时覆盖率甚高的智能手机,收集其相关卫星导航数据,目前的数位更新达“秒级”,可以说已算是能实时协助追踪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支撑更坚实的通盘抗疫步署工作。
基于这些疫情追踪资料,国际上是有一套名为“SEIR”为传染病传播分析而建立的模型,设一套规律帮助加强防控,但需从总人口规模收集四类人群的数字,包括已感染人群(Infectious)、密切接触者(Exposed)、及目前健康人士(Susceptible)、感染病毒后因病死亡或成功治愈的人群(Recovered)等数据。若能掌握这些资料,再经运算,可较准确地计算出疫情传播的速度及流向等;分析亦显示了隔离措施、社交距离和扩散情况,帮助当局了解疫情的量化动态,以用作验证各措施的有效性,令方方面面的防控工作可更精准有效。
不过,数据收集亦同时衍生不少问题,或是把“双刃刀”,包括现在时不少人关心的个人资料保护问题。就如以往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推出后,部分市民因对政策缺乏信任、担心遭人身监控等而拒绝安装程式。因此,当局在利用科技改善疾病预防及控制工作时,亦需在保障私隐的宣传工作上多出一分力,才能令抗疫措施在未来疫情可能来袭时更有效执行。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