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处斥$8700万购七号灭火轮 应对化生辐核事故 增救援能力

撰文: 梁晋颖
出版:更新:

消防处为加强应对海上事故,早年斥资8700万元购入“七号灭火轮”,是全港唯一设有处理化生辐核事故设备的救援船。

“七号轮”是目前消防灭火轮中速度最快,船身的水炮可以喷出水雾,替其他灭火轮降温,其“水帘系统”可冲走船身有毒物质,发挥自我保护功能。船上设有“遥控救生浮标”及“水下遥控机械人”,协助拯救伤者及深入水底搜索。船内具备空气监测仪器,防止有毒气体流入船舱,而生化救援设施可替受污染的伤者消毒及检查身体。

疫情期间,“七号轮”更化身运输船,运载离岛区的确诊者,到隔离设施接受治疗。而今日(12日)会首次参与由保安局举行的大亚湾跨部门应变计划演习。

“七号灭火轮”小档案:
造价:8,700万港元
产地:2015年台湾制造
服役年份:2020年底
规格:长约35米、宽约12米
速度:四台柴油主机、喷射式推进,最高时速每小时35海里
结构:铝合金制造、双体船设计
运载量:107人
特色:两座遥控水炮/泡炮射程最高100公尺、全船身水帘保护、具化生幅核检测系统

消防处“七号灭火轮”在2015年在台湾制造,价值8700万,于2020年底正式服役,是香港第一艘获船级社认证,具备防核生化及幅射功能的民用船只。

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海里 灭火轮中最快

“七号轮”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海里,比原本最快的“八号灭火轮”的每小时28海里更快,由中区灭火轮消防局到长洲约20分钟,中环去西贡约30分钟。船上两座遥控水炮/泡炮射程可达100公尺远,亦可喷出水雾,同时设有水帘系统,全船船身都有水喉即时冲洗,令船身被水“包围”,现时消防轮中只有“七号轮”有全船水帘。

+1

危害物质事故支援队署理助理消防区长梁灏瑜表示,设备令“七号轮”在消防海上救援的角色变得特别:

其他灭火轮救紧火果阵,“七号轮”可以喺火场同灭火轮中间喷出水雾,好似一个降温屏障保护其他灭火轮。而水帘就保护返“七号轮”自己,一来可以降温,二来可以洗走有毒物质。
危害物质事故支援队署理助理消防区长梁灏瑜

海务及潜水区助理消防区长陈如海指,“七号轮”两大特点就是速度快和具备生化救援,“佢可以比其他船更快到达现场救援,虽然水量未必即时救熄大火,但当其他灭火轮到场增援,七号轮就可以做支援功能。”

配备“遥控救生浮标”及“水下遥控机械人”

“七号轮”的𫛤驶室亦有热影像夜视系统及视觉增强系统,可以增加夜间航行能见度,搜索海上待救人士,而3D声纳系统更可搜索水底沉船。海务及潜水区高级消防队长黄耀群指,𫛤驶室的萤幕可随时转换雷达或船头镜头,“唔使净系一个位睇一样嘢,行动就更灵活。”

船上设有造价近5万元的“遥控救生浮标”及135万元的“水下遥控机械人”,“浮标”犹如“可以遥控的水泡”,消防遥控浮标到海上伤者,伤者抓紧后就带伤者到船上;而水下遥控机械人就可在水底搜索,毋须蛙人,更可探测海底环境,方便救援。

设有系统监测船舱空气防毒气渗入

船舱内有系统维持空气洁净及特定气压,陈如海指,“七号轮”的化学生物气体及伽玛射线监测器由芬兰制造,可以监测船舱空气会否受污染,船舱空气由空气过滤及调节装置过滤,配合加压风机,维持船舱气压约500帕斯卡(Pa)正压,“咁样就可以防止室外受污染空气流入”。而船上有操作室可分析各房间空气情况,甚至操控房间门的开关,以及闭路电视监察房间。消防强调系统只由主任级人员控制,会保障伤者私隐。

生化救援设施助伤者洗消

当发生漏油或有毒气体泄漏意外,消防员会将伤者运到船上的生化救援设施,派发洗消包供更衣冲洗,之后再进行健康检查,以确定未被有毒物质危害身体,再安排伤者进船舱休息。

+2

疫情期间协助运送离岛确诊者

海务及潜水区指挥官霍兆邦指,“七号轮”至今已多次出动救援,包括2021年昂船洲对开海面金属废料趸船三级火,以及2022年西贡吊钟洲对开的一级船火。

疫情期间,“七号轮”协助运送居于离岛地区的新冠患者到中环,再转送隔离地点,“因为我地船舱有空气净化功能,运送确诊者途中都做到隔离效果,而且运送完后船舱可以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