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港康码”未开始已经结束 80万用户需手动注销否则存七年
本港今(8日)与内地实施首阶段免检疫通关,两地人士持48小时内有效的检测阴性结果即可入境,这个做法亦意味推出逾年、备而未用的“香港健康码”(港康码)系统,已被“打入冷宫”、“未开始已经结束”。
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回复查询表示,至今共接获80万名市民申请注册帐户,不过“港康码”官网未见删除户口选项或资讯,翻查收集个人资料条文,则显示若用户在七年内未有登入,始会删除其帐户及个人资料。换言之,数以十万计抢闸登记的市民需“手动”向资科办注销已登记户口,否则资料将保存七年,沦为“僵尸帐户”。
疫情持续,港府于2021年12月推出“港康码”系统,原意是预先筹谋,便利港人转换资料包括核酸检测结果及打针纪录等,至内地的“粤康码”或澳门的“澳康码”,以配合粤港澳三地通关。
港人事先提交身分证明及居住地址等作实名申请,并上传“安心出行”纪录,符合健康风险评估条件后,则可获发绿色“港康码”,用作申请转码至“粤康码”或“澳康码”。港府当时提到,预先开通“港康码”系统,可让市民尽早试用并熟习功能,待正式通关时可以畅顺运作。
事实上,粤澳两地健康码早于2020年转码互认,不过,虽然港方此前积极争取中港两地通关,但受制于本港爆发第五波疫情,以及内地收紧防疫政策,一直只闻楼梯响未见启用日子,港澳通关亦因而搁置,结果“港康码”推出逾年,只能备而不用。
官网已提醒市民毋须用港康码
随著“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相继取消,中港及港澳于今日迎来通关,暂未见“港康码”有正式面世之日。“港康码”官网则刊登提示,提醒市民毋须使用香港健康码入境内地。
资科办上周五(6日)回复表示,自推出以来,共接获80万名市民申请注册帐户,但未有披露已启动户口的实际人数。去年4月,前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回复立法会议员查询时指,已接获逾87万个申请,当中有70万人已启动帐户。
“港康码”启用无期,会否沦为“僵尸帐户”,甚至无法删除?“港康码”官网未载列删除帐户的相关指示,但“港康码”首页则设有“取消未启动的帐户”选项,可供已完成注册、但未能启动帐户者,例如错误填写住址的市民,自行取消未启动的帐户,然后重新注册。
个人资料保存七年始自动删除
翻查官网收集个人资料声明显示,从“安心出行”上载到“港康码”系统的出行纪录和通知纪录,会在系统存放60天,或在有需要时由卫生署指定的较长时间。声明又列明,若用户在七年内未有登入其“港康码”帐户,其帐户和所有相关个人资料会被删除。
创科局曾回复传媒查询时指,为方便用户不需经常重新登记帐户帐户,只会在用户在过去7年未登入其帐户才会被自动删除。如用户希望提早删除其帐户,须透过电邮联络政府以便资科办跟进。
删除“港康码”帐户教学
1/根据“港康码”官网列明,用户可透过电邮联络:enquiry_hkhc@ogcio.gov.hk
2/ 提供姓名及联络电话,并注明删除“港康码”帐户
资科办亦回复称,港康码系统由资科办人员自行开发和测试,并不涉委聘承办商的开支。不过,翻查资料显示,资科办曾于2022年以998万元批出合约,委托外判商提供支援服务,以协助推行“香港健康码”系统。
资科办曾于“港康码”推出初期,安排外展队在全港25个港铁站内设立流动支援站,朝九晚六助市民申请“港康码”及“安心出行”户口。创科局局长孙东昨日在社交平台表示,流动支援站及热线将于今日起停运。
▼1月8日 落马洲/福田口岸通关情况▼
▼1月8日 通关后东铁列车有不少乘客拖箧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