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虐儿案|独立检讨委员会报告相信属个别情况 内部掀辞职潮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铜锣湾保良局婴儿组留宿幼儿中心早前爆出虐儿事件,至今三名职员被捕,保良局早前成立董事独立检讨委员会检视儿童院舍住宿服务。检讨委员会今(17日)公布首阶段检讨报告,认为无证据显示虐待或粗暴对待儿童在保良局婴儿组是普遍行为,相信被捕人士仅属个别情况,“绝大部份有爱心”。

委员会指幼儿住宿工作员饱受压力,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怕误踩灰色地带已引起辞职潮,提出6项建议,包括改善人手编制等。

检讨委员会今(17日)公布首阶段检讨报告,认为无证据显示虐待或粗暴对待儿童在保良局婴儿组是普遍行为,相信被捕人士仅属个别情况,“绝大部份有爱心”。(何瑞芬摄)

独立检讨委员会主席彭韵僖表示,委员会成员翻查约14小时闭路电视并采访18名在保良局婴儿组不同岗位工作的人士后,初步观察到无证据显示虐待或粗暴对待儿童在保良局婴儿组是普遍行为,相信被捕人士仅属个别情况,绝大部份幼儿住宿工作员都关心儿童,有爱心及尽责。

不过,委员会留意到工作员时常饱受压力及疲劳,也无足够支援,“可能一个人有7、8个小朋友围住,需要关注,又有小朋友跑嚟跑去”,强调长久下去会增加犯错风险。

至10月底15名员工已离职 忧没人敢入行

彭又指,现时社署保护儿童免受虐待指引中,虐儿定义较现有法律更严谨,实际上在事件发生后,内部出现辞职潮,包括资深管理人员及初阶员工,他们均称怕误踩灰色地带,带来后果,长远或引起恶性循环,无人敢入行,影响服务质素。据委员会调查,事件发展直至10月底共15名员工已离职,包括1名督导主任、2名社工及4名护士等。

她指,保良局在系统及员工方面都有极大挑战,在系统方面应对虐儿有清晰定义,冀政府有更清楚案例解释,并提供相关培训;员工方面除用闭路电视监察,亦应给予正面肯定及足够支援,“费时畀呢个行业污名化。”

委员会称,现时婴儿组超龄比例越发增加,由2020年10月底的12个增至2022年同期约22人。委员会又称,至今年10月底组内共照顾49名儿童,当中有29人属特殊教育需要(SEN)儿童,包括发展迟缓及语言迟缓等,当中16人为超龄儿童,加剧员工工作量。

委员会提出6项建议,包括保良局应更有效分配人手、重新检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情况及有针对性培训、为超龄儿童提供平衡和灵活设计的环境、定期组织更有效培训、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及处理超龄儿童问题等。

保良局早前举行“保护儿童研讨会”,由不同政府部门及机构嘉宾介绍虐待儿童相关案件处理及幼儿工作者如何纾缓压力等议题。(保良局提供)

保良局称接纳及跟进委会员建议 已启动⼀系列改善计划

保良局指会接纳及跟进有关建议,已启动⼀系列改善计划,支援前线员工工作及培训,包括增加前线幼儿工作员及督导人手、文员及特殊幼儿工作员编制等,以提供更多SEN需要训练的服务等,亦将现时执行中的服务监察措施进一步规范化,以能更有效即时监督服务水平。

该局称,早前亦已成立保良局儿童住宿服务管治委员会,并邀请到独立专业人士加入,亦已为儿童住宿单位前线员工制订一系列的员工入职及在职培训实用课程,并指派专责督导人员负责统筹及监察成效,早前亦已举行“保护儿童研讨会”,邀请不同政府部门及机构解释虐待儿童的香港法例、虐待儿童案件的检控及处理等。

社署称明白业界就人手编制关注 目标明年3月完成检讨

社署称知悉保良局成立的独立检讨委员会已完成首阶段报告,强调政府一直重视儿童福祉,亦明白业界就儿童住宿照顾服务长远发展及人手编制的关注,由社署署长担任主席的儿童住宿照顾及相关服务检讨委员会第二阶段检讨报告目标在明年3月完成,检讨范围将含盖儿童院及儿童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