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重温5件预算案经典事件
财政司司长每年会以拨款法案形式,向立法会发表财政预算案,提出政府下一个财政年度的全年收入及开支建议,并动议就拨款法案进行二读。以下是与财政预算案历年的5个经典场面或事件:
过渡预算案
1997/1998年度
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由于财政年度由4月开始,因此1997/1998年度预算案,头3个月由港英政府实施,后9个月则由特区政府实施,故被称为“过渡预算案”,并交由临时立法会审议。当时中英双方曾成立过渡期预算案专家小组,末代港督彭定康曾指,中方在制定预算案方式没有否决权,但随即引来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反驳,指预算案必须以中方为主。
梁锦松涉偷步买车下台
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于2003年3月被揭发,在预算案公布提高汽车首次登记税前,购买一辆价值79万元的凌志房车,令他省回5万元税款。梁锦松事后捐出双倍税款“补镬”,并逃过立法会不信任动议及律政司检控,但最终抵受不住舆论压力而辞职,时任特首董建华当时称赞梁有“高尚情操”。
唐英年减红酒税
本身为红酒爱好者的唐英年,于2007/2008年度预算案提出,将葡萄酒税率由百分之八十调低至百分之四十,其继任者曾俊华更于2008年提出取消征收红酒税。2012年特首选举期间,唐英年被指当年公布减红酒税前一个月,向法国酒庄购入150万酒花,但其后行政会议秘书处指,唐英年当时有向行会申报他是葡萄酒爱好者,就任财政司司长前已经将入口葡萄酒牌照交出。
人人派$6000
曾俊华于2011年公布预算案后,大量市民不满政府注资240亿元到强积金,又质疑预算案欠缺长达规划、未能压抑楼价及通胀,社会批评之声不绝。一星期后,曾俊华在建制派提议后被迫让步,向全港18岁或以上永久性居民直接派发6000元,是香港史上首次修改预算案。
法国电影、咖啡与中产
曾俊华于2013年公布第6份预算案,被批评忽略中产需要,月入逾37万的曾俊华当时辩称“我好了解中产,因为我都系中产”,引起社会哗然。他其后解画称,自己喜欢看法国电影、饮咖啡,与中产生活没大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