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后或现拉尼娜 香港今年或多风多雨

撰文: 林若勤
出版:更新:

被誉为“哥斯拉级别”的厄尔尼诺现象去年肆虐全球,令2015年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有国际气象组织预测这只“哥斯拉”将会在今年第二季远去,但随之而来的,是和厄尔尼诺的相反拉尼娜现象,即是赤道附近会出现更多热带气旋,香港8至10月可能迎来大风大雨。

地球卫星图显示,1月东太平洋海水较正常高温(红色),显示厄尔尼诺现象仍未消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截图)

去年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全球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智利发生水灾、北极出现热浪、非洲大旱等等,气候专家估计这可能和厄尔尼诺有关。

好消息是,本月中(2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报告,指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的高峰期已过去,预计在2016年第二季就会消退,但组织发言人强调,厄尔尼诺的强劲余波仍可造成人命和经济损失,提醒各国不要掉以轻心。

根据数据预测,2016年4月起厄尔尼诺现象会减弱,5月左右会变成中性(ENSO),之后有机会演变成拉尼娜现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图片)

厄尔尼诺现象后,天气是否重回正轨?外国很多预测也说未必,澳大利亚气象局指根据过往统计,厄尔尼诺年后有4成机会出现另一气候现象“拉尼娜”,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预测有50%机会出现拉尼娜现象,40%机会是正常天气,10%机会是厄尔尼诺重现。

如果由厄尔尼诺变为拉尼娜, 即是赤道太平洋中部、东部表面的海水温度,会由较正常高变为较正常低,出现截然不同的气候现象。

外国的天气预报中心和本港天文台都估计,厄尔尼诺现象会持续,意味5月前的雨量仍然较多。(资料图片)

天文台说拉尼娜下的香港,下半年的雨量较少,但会打更多风,一般在8月至10月期间,热带气旋较易受到一股异常的引导气流推动而进入南海,因此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数目会大升,普遍较正常天气(ENSO 中性)和厄尔尼诺多。

拉尼娜现象下,热带气旋在8月至10月进入香港范围的数目明显上升。(天文台网页截图)

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学科助理教授谭志勇就说,出现拉尼娜的预测仍难以确定:“统计学上每3至7年就会出现厄尔民诺及拉尼娜现象的周期,不过现时决定2016年会否出现拉尼娜现象仍然言之尚早。”

他预计未来3个月香港的雨水特别多,因为厄尔尼诺的影响会持续到今年5月,为华南沿岸带来潮湿的天气,而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台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会慢慢增加,香港位于沿岸地区,未来50至100年要做好排洪和防波设施以面对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