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齐读好书 x 未来工程师大赛”助学生踏上创科之路
只要敢想像,无论任何年纪都可以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活问题。新鸿基地产(新地)新阅会一直支持同学全方位发展,与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合办“新地齐读好书 x 未来工程师大赛”,参赛反应热烈,昨日(11月14日)于环球贸易广场(ICC)天际100观景台举行颁奖典礼。
拍摄:陈苇慈
新地推动创科教育 启发学生兴趣
出席颁奖典礼的新地执行董事郭基泓大赞参赛作品充满创意,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早前在七一回归讲话更表达出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视,又期望香港发挥自身优势,著力建设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可见青少年在创科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很高兴见到不少作品体现出同学们的科创小宇宙,亦表达关顾社会的同理心,从帮助弱势社群出发思考问题。”
另外,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席张泽松指,参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他认为同学们吸纳评审意见后,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之后提升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跨学科解难能力,这正是 STEM 教育的目标之一。
是次比赛分小学、初中及高中组,以“改善生活的科创点子”为题,设计出不同新科技应用程式和工具,令生活更便捷。在110份参赛作品中,经过20位来自香港工程师学会、电机暨电子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工程及科技学会(香港分会)及互联网专业协会的专家和教授评审后,选出3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最终每个组别选出一、二和三等奖作品。
昨日举行的颁奖典礼由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新地执行董事郭基泓、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席张泽松、立法会议员邓飞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担任颁奖嘉宾,而得奖同学亦在典礼中介绍其作品。
同学创意思维 一切源自社会基层需要
创科的意念源自同理心,是次获奖的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同学可以透过科技应用造福人群,让有需要的人士得到照顾。小学组一等奖的“安老服药易”,透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帮助长者准时、准确服药,方便照顾者监察长者用药情况。
另外初中组一等奖的“AllyBreaKall”将电动轮椅加入了智能装置,如:电子屏幕、感应器、安全倒车系统等,改善轮椅人士的出行安全。而高中组一等奖的“AI伴我同行”则利用智能装置,协助患有弱视或认知障碍的长者取得交通和地图资讯,方便他们出行,使用者的家人亦可随时掌握长者的位置,增加长者出行的信心。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学校 - 小学组一等奖
由于面授的课堂减少,同学们表示实体练习的机会亦减少,在制作老人家服用药物的作品“安老服药易”时,因网课时网络不稳定而影响制作时间,同时影响编写程式的进度。几位同学最终透过团队合作,互补不足来解决问题,令他们获益良多。
风采中学 - 初中组一等奖
让轮椅人士出行更方便及安全,“AllyBreaKall”上装设不少智能装置,但由于作品并未真正通过安全测试,同学们希望将来作品能让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测试,优化的同时,可以加入更多新的功能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士。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 高中组一等奖
针对解决长者出行的作品“AI伴我同行”,在研发过过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同学们如何了解长者真正的需要。透过和长者的沟通及细心聆听,让同学能设身处地,解决用家的生活难题。
(资料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