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p通行 疫情促进数码化转型 协兴首推“工地通”
在历时近3年的疫症下,意外地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码化转型步伐,促进不同企业的创新。协兴建筑在推动数码化转型不遗余力,更领先业界,率先推出于集团旗下工地通用的“协兴工地通”App,打破行内传统,实行无纸化。未来,协兴建筑将积极把握先机,与业界共同创造Common Data Environment (共通数据环境,CDE)。而大数据中互相连系是其中策略之一,公司将锐意将庞大的工友资料转化为数据,透过建立大型中央数码平台加强管理效率,提高生产力。
一场疫症令数码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推动数码化转型不遗余力的协兴建筑更率先于业内推出“协兴工地通”App,打破行内传统,创新地为工友提供数码登记平台,简化入职登记程序、分判商雇用工友程序及安全人员核实程序,并建立工友大数据,加强各持份者的沟通及合作效率,并增加管理效率,提高生产力。工友经首次登记后,即可于协兴建筑集团的各个地盘通行。
改写建造业旧有形象
协兴建筑执行董事马德源表示公司积极推行数码化转型,肩负企业责任,致力为工友打造安全智慧工地,“建造业致命个案数字维持于高水平,整个业界去年有23宗,而今年至今亦发生了15宗死亡事故,我们希望透过推动数码化转型,提升工地安全及安全管理文化,改写建造业的旧有形象。”实行数码化亦旨在为业界吸纳新血,以科技应用吸引年轻人才入行,促进建造业及香港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业内首家推出工地通用App的企业,为鼓励员工持续创新,发挥创意,协兴建筑精益求精,透过创新及科技部及建筑信息模拟部,专注研发和实行建筑科技。马德源强调公司近年在创科方面大量投入资源,发展的技术包括BIM (建筑信息模拟)、MiC (组装合成建筑法)、机械人、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及新型建材等。
创建公司中央数码系统 资料数据化
在疫情高峰期,全港地盘一度因检查工友的疫苗纪录而大排长龙,削弱生产力。协兴建筑工程合约科副主管谢伟正及陈国宗表示公司在这危机中看到转机,萌生将工人资料数据化的想法。“由于建造业的工友流动性高,协兴有约1.3万工友经常出入地盘,人手检查纪录对工友及工地运作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启发透过App将工友的资料数据化,期望创建公司内部的中央数码系统,并扩展应用至安全训练及评核工人安全行为,冀提升工友的安全意识及行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提升生产力及方便管理。”
为帮助工友适应数码化,“协兴工地通”App的输入资料程序简便,“我们采用了OCR(光学字元辨识)技术,自动将影像转换为文字格式,工友只需拍照,证件资料即会自动输入系统,方便任何年纪的工友使用。更加入自动提示更新证件功能,确保工友按时更新证件。”协兴不但拍摄教学短片,更设专人协助有需要的工友使用App。
App内增设记分制度 冀提升工友安全表现
下一步将会加入工友的安全表现评核,鼓励工人维护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马德源表示,“要减低建造业的意外事故,完美的做法当然是‘人盯人’,但这是不可行的。最理想实际的方法是由工人自己做起,加强工人自身安全意识。因此,我们将于App 加入安全记分制度,奖赏安全行为,及对安全违规行为作出记分。”
该记分制度好像驾驶记分制度一样,分轻级、中级、及严重三个级别,工人如出现违反安全的行为,会因应事项的危险程度而被记分,系统会分阶段提醒工人自身违规分数及惩处措施。工人亦可自愿性参加外间的半日制安全课程,以抵销系统里自身记分(费用将由协兴全数资助),借此鼓励工人加强安全行为意识。另外,为保障工人及其他工程人员的安全,如果工人严重违规被记满分数,公司会安排工人参加一天的安全再培训课程,完成后工人可再重回工地岗位。同时,App亦会引入不同的奖励项目,例如鼓励工友收看安全短片,回答问题换取礼物,希望能培养工友良好的安全意识及习惯。
马德源强调记分制度的目的并非要施加惩罚,只是想鼓励工友保护自己,同时维护他人安全。“人为失误是造成意外的其中主因。我们的愿景是透过此举措,将安全行为习惯化、标准化,及制度数码化,最终推广至整个建造业,齐心缔造零意外。”
工友欣赏易操作 快上手
资深工友施清涵大赞“协兴工地通”App易上手:“要用新科技一开始会感抗拒,但协兴安排专人协助,有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帮忙,而且协兴工地通的操作简易,好快上手。”年轻工友张浚山表示使用“协兴工地通”App毫无难度,输入资料的程序便捷,只需影证件就输入好资料。“以往进出各个地盘都要人手填写登记资料一次,又要排队交表,加上疫情期间要检查疫苗纪录,经常大排长龙,现时用App登记就可以省却程序及时间,进出各个地盘时亦无需要重新登记。”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