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创平台 香港先验基因后开药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同一种药物用于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效果,除了因为身高、体重、年龄等差异,与个人基因亦有关。中文大学及城市大学学者合作研发亚洲首个“个人化药物基因检测”平台,先检测病人基因,估计药物对病人的效果,有助医生决定处方哪种药物。有关测试适用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疼痛类、精神科疾病、过敏、儿科、及其他常用药物,共211种药物及53个对应基因,现于个别私家医院及诊所提供检测服务。

同一种药物用于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效果,原来与基因有关。(Getty Images)

城大生物医学系主任杨梦苏表示,基因对药物是否有效或是否有副作用,有8、9成关系。他指,当人服用药物时,药物被吸收入血液,大部分被肝脏分解。由于基因不同,每人分解药物的速率也不同,主要分成4类,

正常速度分解药物类,即医生可处方正常剂量药物;快速分解药物类,在服用正常剂量药物时,身体可能得不到足够药物;缓慢分解药物类,在服用正常剂量药物时,身体可能得到太多药物;极度缓慢分解药物类,在服用正常剂量药物时可能产生副作用。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徐国荣表示,现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建议超过130种药物宜在使用前,先分析基因,个人化药物基因检测将成为未来医疗大趋势。

徐国荣指,个人化药物是医疗大趋势。(Getty Images)

分析基因 度身处方药物

新推出的测试平台,是根据FDA指引建立一个数据库,涵盖7种类别药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疼痛类、精神科疾病、致敏药物、儿科,及常用药物共211种,及53个对应基因。陈镇中表示,临床做法是从病人口腔抽取细胞样本,送到位于本港获认证的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病人的基因,及其基因对数据库内的药物适用程度,一般在2日内有结果,医生可根据结果处方适合的药物。

中大及城大学者合作推出“个人化药物基因检测”平台。(黄卓然摄)

适合初患、需长期服药人士

内科专科医生陈镇中表示,过去没有基因测试平台,医生拣选药物多数靠“逐只试”。曾有80岁男病人,本身有中风、糖尿病、高血压、哮喘、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敏感症。医生处方阿士匹灵预防中风复发,但最终还是中风。陈镇中表示,这种情况下过去医生可以有两个选择,包括处方阿士匹灵加另一种药物双嘧达莫,或改为处方药物氯吡格雷,两个选择在临床指引上相近。病人最终接受“个人化药物基因检测”,发现氯吡格雷对他无效,医生最终处方首项阿士匹灵加双嘧达莫组合。

陈镇中强调“个人化药物基因检测”适合长期服药、初发现患指定疾病的病人,并不适合本身健康的市民。测试每种疾病的费用,大概为3000至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