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校徽|改用一周突转旧版 业界指未做好咨询如“公关灾难”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学明年创校60周年,校方上周一(17日)宣布更新校徽,引起校友及学生关注,中大校长段崇智更发出声明“解画”。不过,仅一星期后,官网、FB、IG又再度使用旧版校徽。
广告业界红人曾锦强(KK Tsang)亦同样是中文大学校友,他表示,当日收到改校徽的电邮时亦感到十分突然。他认为更改校徽是一个重要决定,故事前应先咨询各持分者,更形容今次事件就如“公关灾难”。

中文大学创校以来共更换校徽设计四次,左是最新设计,右图则是2008年设计版本。(《香港01》制图)

咨询持份者比找顾问更重要

曾锦强认为,更改校徽是一个重要决定,事前应先咨询各持份者,例如可先提供不同设计,让大家投票选择,“应该咨询持份者,例如校友、学生、老师,相信仲紧要过揾出面consultant(顾问)。”他说,若持份者曾参与过,相信反弹不如此大。

被问及聘请顾问公司的费用,曾锦强表示,坊间没有划一价钱,再加上要视乎项目的复杂性,故不同公司的收费均不同,“市场上面,唔同公司嘅收费可能相差好远。”

作为校友的他,他坦言更喜欢旧校徽,因旧设计较优雅及有深度,又强调校训十分重要,故必须包涵在校徽内,“新𠮶个太简单,简单到好似无咗个内涵。”

校方同时设计正式校徽(上图)及简化版校徽(下图),主要用于电子宣传刊物、社交平台等推广及传播渠道。(中大官网截图)

中大形象更新历程──时序及重要事件:
2018年──中大邀请多位来自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杰出中大校友组成“环球校友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盼望让中大广泛而专业的校友网络,助力大学发展。
2019年8月──委员会建议中大提升形象,让大学在本地、全国以至全球高等教育界中的定位更鲜明,大学亦不时收到来自其他成员相似的意见及建议。大学随后成立咨询委员会,进一步讨论与大学形象和声誉相关的议题。
2020年12月──按照咨询委员会的建议,中大行政与计划委员会成立督导委员会及项目小组,专责讨论加强持份者联系与大学形象建立工作相关的方向、重点和优先事项。督导委员会由大学管理层代表以及两名学院及书院代表组成。督导委员会委托专业顾问公司开展中大形象探索历程,该公司就大学应如何确立有效的定位向督导委员会提出建议。
2021年6月至12月──在探索历程中,顾问团队与超过2,200名教职员、学生、校友、校董会成员、全球学界合作伙伴及公众人士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对中大形象的看法,共同探索中大独一无二的特质与价值。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督导委员会考虑顾问公司所提供的建议,包括形象设计选项、标语及视觉设计。
2022年9月22日──督导委员会把最终建议向大学校董会执行委员会进行汇报。

资料来源:段崇智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