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述离乡别井经历 提醒公众“外佣也是人不是机器”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本港有逾33万名外佣,当中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来自菲律宾的Annalyne化身“真人图书”,与公众倾诉自己的故事,她第一次离家打工时,儿子只有3岁,十多年来拼命赚钱养家,却不幸遇到暴力佣主拖欠薪金。追讨欠薪的半年间,精神和经济不断被打击下,Annalyne仍然选择留于香港,因为,作为经济之柱的她根本“无得拣”。

第二届“真人图书馆”邀请到七位真人图书,与100多名学生及市民分享心路历程,透过面对面的对话,带大家走进“图书”的世界,破除偏见。

无可奈何   留下儿子离乡打工

38岁的Annalyne,18年前开始离家打工,当时儿子只有3岁,“现在儿子都已经21岁,我从来没有照顾过儿子,一直以来都是爸爸妈妈将他养育成人。”Annalyne是单亲妈妈,经济来源只靠她一人,即使万般不愿,都只能离家工作,寄钱养家。

多年来,Annalyne到过新加坡、杜拜、约旦等6个国家工作,“我已经习惯在外地走来走去工作,不过,那些国家薪金都非常低。最后,我来到香港。”4年前,Annalyne来到香港,本来一直相安无事,却不幸遇到前雇主。

Annalyne觉得菲律宾人一向乐观,昨日的事,今天忘记,即使遇到不幸事件,Annalyne仍笑住面对。(张善彤摄)

问题夫妇   施暴兼拖欠薪金

事隔6个月,Annalyne再次提起前雇主的恶行,似乎仍然犹有余悸,声线一直都是细细的。她忆述前雇主是一对中年夫妇,有一个1岁大的女儿。36岁的女雇主与52岁的法国藉男雇主关系不太好。后来,夫妇财政出现问题,向Annalyne提出薪金以分期付款形式支付。工作期间,她更受到男雇主的暴力对待。Annalyne的危机感提醒她要另寻新雇主,却遭到夫妇拒绝中止合约,最后她无可奈何地选择自己离职。

其实,Annalyne为这个家庭服务已超过3年,但她一直以来受到的委屈,从来没有说出口,甚至没有寻求家人协助,“我要赚钱养家,而且我不希望我家人担心。我别无他选,只能哑忍、默默承受。”事件发生3个月后,家人终于知道Annalyne的处境,妈妈想念她,想她回家,却换来Annalyne坚持留港的答复,“这是我应得的,但我不明白为何要等6个月之久,也不知何时可以拿回我的欠薪,但我会坚持”。

Annalyne庆幸有朋友扶持,暂住庇护宿舍其间,她都有探望其他宿友,她形容帮到人又帮到自己。(张善彤摄\\)

Annalyze想追讨万多元的欠薪,但一打官司,一等就半年。无家可归加上零收入,她只能暂住外雇庇护宿舍Bethune House。宿舍很好,有相同经历的乡友互相鼓励,亦有不同手作工作坊参与,增值自己之余,又可避胡思乱想。

真人图书馆预备了不同道具给参加者拍照,希望大家更关注女性、暴力等问题。(张善彤摄)

外佣也是人  不是机器

外佣不易做,而且她们背负的包袱,远远超出你我想像。菲律宾人要来港打工,不但要有学历,而且要有工作经验,最重要是要付得起中介费。来到香港,她们不只有打工的压力,还有家人、家乡、朋友等烦恼。无奈地,外佣永远只能将自己的辛酸事搁置一旁,以免影响雇主,“我们打工的,每天只想尽快完成家务,希望黄昏日落时所有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

发生今次不幸事件,Annalyne仍然选择留港,因为她“冇得拣”。但她好希望有相同经历的外佣都能勇于发声,即使未必对事件有帮助,但至少让更多人,甚至政府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是人。”

字里行间,听得出儿子仍然是Annalyne的一大遗憾,“我不熟悉我的儿子,如果可以回家,我希望可以待在儿子身体,重新认识他。”Annalyne每次提到家人或儿子双眼总是通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