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间传统乡郊工业老字号面临收地 团体指政府有责任做好重置
近期多间传统老字号因处于新发展区,故正面临收地,包括志记鎅木厂、德保雪粒、悦和酱园。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今日(5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针对仅存的乡郊工业,现时政府并无特定政策协助重置,随土地发展开始侵蚀乡郊,他认为政府有责任做好重置,为他们重新觅地继续经营。
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刘振江则表示,收回制冰厂房将影响香港餐饮业,故认为可详细考虑延长搬迁期,同时建议政府可检讨现有的乡郊工业,并将有关工业安置到另一个工业村。
陈剑青指,政府在棕地收地时,形容“无差别地全部都收”,导致值得储存的乡郊工业、或对城市发挥重要基础功能的工业都不被重视。
他又指,参考政府2019年的棕地作业的调查,发现在政府的分类上,乡郊工业只得59间,占地约近20公顷,“即唔系真系剩返好多。”他指,政府近年一直提倡创科,但对于上述工业却无重置或扶持措施。
发展开始侵蚀乡郊
陈说,为了远离民居等,故有部份工业需要位处乡郊。除了悦和酱园等外,本港尚有不同型别的酱油厂位于乡郊地带,但有部份已被纳入北部都会区。此外,有烧味烧肉厂亦同样位处乡郊地区。随土地发展开始侵蚀乡郊,他认为政府有责任做好重置。
他认为,为延续发展,政府不能单靠短租土地,否则只租3年,就如把他们“推上绝路”,故建议可参考外国的“续租权”。此外,虽然政府近年提倡发展多层工厦安置棕地作业,但他担心最后会以私人模式营运,而乡郊工业的盈利未必很高,忧最终未能负担。
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刘振江则表示,现时政府正打算在洪水桥兴建多层工业大厦,将受影响的棕地作业者回迁。他又指,政府不是“无差别”收地,而是必须收回大片土地,才能发展新发展区。
不过,刘振江认为,收回制冰厂房将影响香港餐饮业,故认为可详细考虑延长搬迁期。同时,他认为政府可检讨现有的乡郊工业,以研究那些产业值得帮助,并将有关工业安置到另一个工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