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信和与港大护理学院合作 千名护理学生助长者关顾健康
新冠疫情下不少长者长期留在家中,以致有的情绪受到困扰,影响身心健康。信和集团和黄廷方慈善基金联同香港大学医学院、社福机构及非牟利机构合作,宣布展开为期两年的“耆青连心乐融融计划”连结长者与年轻人,由超过1,000名护理学院学生专门为长者提供心理介入和行为指导服务,并积极引入电子健康素养的概念,助长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应对疫情及关顾自己的健康。计划预期为10,000名长者提供服务,首阶段试行服务将于今年11月率先展开。
护理学院学生定期上门探访长者或电话问安
是次计划由信和集团和黄廷方慈善基金合共捐出1,000万元推行,港大医学院护理学院与11家社福机构及非牟利机构共同策划服务范围,针对65岁或以上长者的需要,结合有关护理学学士及硕士课程内容,设计适合长者应用的电子资讯平台及手机应用程式。
根据计划,护理学院学生将会定期以上门探访、电话问安及关怀访视形式,与长者建立关系及推动有关身体健康的沟通及对话,同时提供抗疫贴士、身体健康评估、心理及健康生活教育等服务,以便及早识别并提供适时支援,未来更会举办各类社区活动,鼓励长者培养良好嗜好,扩大社交圈子,务求为其生活带来行为和心理上的改变,有系统地促进长者的身心健康。
设长者网上平台 鼓励及辅导长者学习上网浏览资讯
是次计划特别加入应用行动健康的概念(Mobile Health;mHealth),研发专为长者设计有关健康福祉的网上平台,由护理学院学生鼓励及辅导长者学习上网浏览各类实用资讯、训练、游戏及影片,提高他们兴趣,借此培养长者电子健康素养(eHealth Literacy)的能力,强调预防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希望长远适应公共电子健康服务的发展。至于上网有困难的长者,计划亦会因应个别需要调整支援服务。
护理学院亦会利用为期两年的临床数据及应用,研究如何透过适当的干预,改善本港长者身心健康的成效;学生亦透过参与由社福机构及非牟利机构举办的工作坊及亲身体验,加强与长者沟通的技巧,有机会实践专业学以致用。
陈肇始:令年青学生可以善用科技发挥创意
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港大医学院护理学院教授陈肇始表示,随着本港长者人口上升,他们对社会和医疗需求亦增加,护理学院会通过不同的课程,主动提供介入活动加强沟通,及早评估长者身心健康,透过适时支援,增强长者应对能力,以改善健康及生活质素。
陈肇始指年轻护理学生大多充满活力, 而是次计划结合课程教学和研究,令年青学生可以善用科技,发挥创意,利用不同方式与长者沟通,加强长幼共融,也为提升长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作出贡献。
信和集团副主席暨黄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黄永光表示,相信香港年轻人充满爱心,懂得关怀别人,而随著香港当前人口老化的趋势,有需要长者的情况更值得关注,希望透过连系年轻义工及有需要的长者,能够产生正面的协同效应,既能让长者得到照顾,同时把他们的人生智慧传递给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