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栢良倡加快复常 解除堂食人数及时间限制:理性讨论才有帮助
疫情已持续近三年,香港如何应步向复常成为近日争议的话题。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重申,本港在复常步伐上可以加快,认为第一步应取消登机前的检测要求及入境检疫要求,而本地防疫措施方面,暂时仍要坚持实施疫苗通行证及戴口罩等,其他措施例如堂食人数限制、营业时间、其他表列处所的限制等,全部都可以取消,“呢啲措施成效细,但好影响市民日常。”
至于近日引起争议的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的“食花生”论,何栢良强调讨论疫情、复常及疫苗成效,“不应带有色眼镜、不要感情用事,要保持冷静头脑去睇数据,理性去讨论,对复常先有帮助。”
港府于3月时曾公布会分三阶段放宽社交措施,惟最终因疫情反弹,第三阶段迟迟未有落实日期。何栢良今(19日)在商台节目中表示,香港复常步伐可以加快,认为现时本港疫苗接种表现不错,打两针及三针的人分别达90%及70%。他认为,虽然现时60岁以上仍有30万人没有接种疫苗,但此数字已维持一段颇长时间,加上染BA.4、B.5病毒株个案开始回落,呼吁政府不应“无限期等下去”,故要开始相应调整措施。
释放打齐针“好处” 避免市民抗疫疲劳
他认为,现时应最快落实是取消入境后酒店检疫及取消抵港登机前的检测要求,因本港已有疫苗接种基础以及疫苗通行证,加上本地疫情感染数字不比其他国家低,故建议政府应释放第三针预防重症的好处,果断取消成效较低的措施,以免市民及社会出现抗疫疲劳。
至于本地社交距离措施方面,何栢良认为,仍要坚持疫苗通及戴口罩等措施,并做好处所通风设备,其他措施如食肆的营业时间和每桌人数等限制都可以取消,“呢啲措施成效细,但好影响市民日常。”建议政府应定期检讨高传播风险场所的疫苗通行证要求。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不点名批评,有人指新冠如同流感会令市民误解,又指“永远食花生嘅人讲就易”。何栢良今回应“食花生论”时指,讨论复常不应带有色眼镜及感情用事,指保持冷静头脑,理性讨论才对复常有帮助。
他表示,如世界及政府比较认同0.1%死亡率作为可“复常”参考指标,可聚焦如何降低死亡率。他续指,现时已接种复必泰及科兴三针染疫死亡率为0.02%及0.07%,因科兴在60岁以上长者的免疫反应差,故如长者要接种科兴则要打四剂才可将染疫后死亡率降至0.05%,接近0.1%死亡率。
▼9月17日 杨何蓓茵及麦美娟出席“上门鼓励长者接种新冠疫苗先导计划”▼
他以新加坡为例,指该地对接种科兴有特别要求,故其不论近三年疫情、今年或第五波疫情期间作计算,死亡率都低于流感,由今年年头至今新加坡新冠死亡只有693人,而新加坡每年平均588至844宗流感相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