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缆车8.27重开 直击翻新后新设落山向前座位 初代缆车可打卡
山顶缆车暂停服务约一年翻新,新一代缆车将于本周六(27日)投入服务重启。山顶缆车有限公司今日(24日)举行传媒导赏表示,最新的第六代山顶缆车将于周六早上11时投入服务, 全车载客量增加75%,最大可容纳210人,包括22个下山前向座位,落山毋须坐“倒头车”。另外,缆车车身及车顶的车窗同样加阔,方便乘客一览维港景色。
记者实测最新行程,上山大约只需7分钟,落山则再快些,只需约6分钟。另外,中环缆车站亦加设“五大打卡位”,包括放置第一代山顶缆车的复制品,乘客可坐上车卡拍照。
车身加长车窗加大 载客量增七五成
重启后的山顶缆车将以全新的第六代缆车营运,车身采用缆车标志性的绿色,制造商为Garaventa、CWA和Frey。新车的阔度及高度与过往相若,长度则由第五代的18,700毫米,加长至33,852.8毫米,全车载客量由过往的120人,增至210人,包括145个上行前向座位、22个下行前向座位,及43个企位。
记者今日试坐山顶缆车,由中环缆车总站往山顶,再折返中环。上山路途的车厢右边座位,可目睹维港景色,由于未有停站,全程约7分钟便到达山顶。
22个下行前向座位于上山时属于车尾位置,但落山时该座位则属于车头,毋须再坐“倒头车”之余,更可直击缆车落山过程,其中车厢左排座位亦可一览维港景色。落山车程在未停站之下,全程约6分钟,较上山略快。
另外,车身侧边的车窗亦加大三成,方便乘客观赏风景;车顶的车窗亦加大,除了欣赏窗外景色,车厢内亦更光猛。不过,车厢内没有冷气,虽然通风,但炎夏难免感到较热。
无加装冷气 设鲜风系统
山顶缆车总经理曾瑛美表示,考虑到电力及重量问题,缆车难以加装冷气,但车内有鲜风系统,希望乘客在车上可感受凉风。
至于新增的下行前向座位,曾瑛美表示源于过往有乘客反映不喜欢乘坐“倒头车”。她又称,曾考虑改用如渡轮般可自行调节前、后方向的座位,但始终认为太危险,缆车的车程非常独特,有不同斜度,是次新设的座位亦计算了最舒适的角度。
翻新车站有五大打卡位 候车区可容纳1300人
是次翻新工程,除了更换缆车的动力、控制及信号系统、缆索、轨道,亦翻新了中环和山顶缆车总站,扩建后的中环总站室内候车区,可容纳约1,300人,更加设“五大打卡位”。
在中环总站外,原本喷水池的位置,改为高逾10米的雕塑《无限之眼》;之后站内设有动力及拖曳系统展示,以声音及影像展示缆车动力及运作系统的转变,包括以3D声音景观,呈现1888年蒸气时代的齿轮、链条和烟囱发出的低沉声音。
另外,候车区内放置了第一代山顶缆车的复制品,乘客可了解第一代缆车的设计,并坐上复制品相照留念。此外,站内设有宽阔萤幕展示山顶历史;另再加设展示幕墙,循环展示全日山顶动植物的生态。
曾瑛美表示,过往山顶缆车不时排长龙,人龙排至室外,翻身后相信可解决站外排队的问题,并提供全新体验予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