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码|政府公告未列明禁户外运动 持黄码或可免口罩跑步打波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政府昨公布缩短抵港者酒店检疫及实施“红黄码”安排。完成三天酒店检疫者,最快今日(9日)起可持“黄码”离开酒店,接受四天家居医学监察期间,可上班上学、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及进入商场等,但不得进入高风险场所包括食肆、酒吧、发型屋,亦禁止踏足室内体育处所及泳池等。
不过,户外运动又是否包括其中?根据现时规例,一般市民可获准于户外除口罩做运动,翻查政府公告,未见港府禁止“黄码”人士于室外做运动。据悉,当局以第599I章即“口罩令”作依归,“黄码”人士戴口罩要求与市民大众“睇齐”,此或意味“黄码”人士或可免口罩做户外运动。不过,当局至今从无定调做运动是否属于日常必需,故相信其拥最终决策权。

▼8月8日 政府公布“3+4”隔离酒店检疫安排▼

+3

根据医务卫生局昨日晚上公布的最新规定,“黄码”人士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可进行风险较低的日常必须活动,例如乘搭交通工具、上班、进入超级市场及街市等,但不得进入涉及不佩戴口罩或群组活动的高风险场所,包括受第599F章规管的主动查核“疫苗通行证”处所,包括食肆、酒吧、健身中心、室内体育处所、泳池、发型屋及宗教处所等,另包括须以目视方式检查“疫苗通行证”处所,例如户外公众娱乐场所、户外体育处所及户外活动场所。

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学校和指定医疗处所亦属禁止之列,但返工、返学及在指定医疗处所接受服务的“黄码”人士,则不受限制,惟需视乎雇主或负责人有否按自身需要订立额外规定或要求。

上述限制意味“黄码”人士无法进入室内运动场所,包括康文署辖下体育馆及各私营健身室,但户外运动又如何?翻查医务卫生局昨晚公告,未见包括在内,另上届港府早在两年前已放宽第599I章“口罩令”的豁免范围,包括容许市民在户外体育处所做运动时毋须佩戴口罩,惟随疫情严峻,再度收紧安排,但自今年5月起已“解禁”,故现时于公园或缓步径等,均见不少无戴口罩的户外运动人士。据了解,当局未有明文限制“黄码”人士进行户外运动,亦无列明期间须戴口罩,故相信“黄码”人士与公众同受第599I章规管,做运动时可免佩戴口罩。

“口罩令”放宽后,有市民除口罩于海滨跑步。(资料图片)

不过,另一争议点则在于做运动是否属于日常必须,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曾指,在户外做运动时相比在室内的感染相对上风险较低,并能有助保障身心健康,“令市民有强健的体魄继续应对疫情”,惟医务卫生局卢宠茂至今从未就此定调,相信其拥最终决策权。

政府昨日公布周五(12日)起采取“3+4”检疫方案,由海外或台湾经机场抵港者,将由现时的七天酒店检疫,缩短至三天,随后四天则属家居医学监察期,期间可上班上学,但不准进入食肆和院舍等处所。一般而言,“黄码”仅适用于家居医学监察期间,如期间并无确诊,抵港第七天即会转回“蓝码”,届时可解除所有活动限制。

政府宣布从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检疫安排,由7日酒店检疫,改为3日酒店检疫隔离及4日家居医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