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退宿三成弃置物为新衫 人类学毕业生设二手衫店为衣物寻新主
消费主义盛行,快速时装兴起,消费者在短时间以低廉价格购买新衣服,享受不停换装快感。不过,买得快也弃置得快,冲动消费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署2017年统计就显示,香港每天纺织物弃置量高逾370公吨,相等于每分钟丢弃约1,500件T-shirt。
本地二手衣物平台Retrovert 创办人黄雅蓉指,现时衣物回收箱透明度低,捐赠者难以得知二手衣服的去向,它们的下场很可能是被“出口”到其他国家,污染当地人。与其捐赠“看不到终站”,不如直接帮衣物寻找下一手主人,希望香港二手衣物文化可以盛行。Retrovert亦于“香港社会企业挑战赛”中,赢得亚军。
大学同学弃置旧衫启发开二手店念头
“时尚系世界第二大污染源,每日香港人都丢好多衫。”Retrovert创办人黄雅蓉在大学时修读人类学,发现原来有好多环保问题都出现在时尚产业里面。当中包括垃圾丶劳工问题丶还有林林总总的权益问题。
萌生开设二手衣物店念头,源于她大学时目睹同学的浪费行为:“读大学住宿舍时好开心,大家可以一齐买衫丶shopping丶网购。但系要走嘅时候就要搬返晒啲嘢走,最简单就系直头丢哂啲衫。”
每年同学离开宿舍的时节都会在茶水间等地方看到大量衣服待领,她指浪费情况堪忧:“剩系我哋年轻女大学生掉嘅嘢入面,有七到八成系衫 ,当中有三成系全新嘅衫,仲系好靓好新净可以再着。”她发现数量惊人:“一层楼已经掉咁多,一栋楼有几层,一间大学又几幢楼,再乘返咁多间大学,仲未计大学以外既香港人。呢个数量系好惊人。”
衣物回收箱收集旧衫七成运到东南亚 黄雅蓉︰回收箱只系令人feel good
黄雅蓉特意去做资料搜集,发现原来大家弃置的衣服,并非弃于垃圾桶或者堆填区,它们会被送往更远的地方,例如东南亚国家。“睇到网上嘅相片,垃圾隔离有人住,有啲畜牧牛羊,就喺我哋唔要嘅衫隔离行嚟行去。”她非常惊讶,较发达国家会将自己丢弃的衣物弃置到发展中国家:“原来环保,要保护嘅唔净系环境,亦都系保护人。”
她更指,现时香港衣物回收箱,其实有七成也只是转运到发展中国家弃置,污染别人的地方,影响别人的生活,把衣服放到衣物回收箱,只是让大众自我感觉良好。“𠮶啲回收箱一方面令人feel good(感觉良好),觉得做咗回收,但系呢个回收可唔可以令到啲衫得到一个重用机会,都系存疑。”
所谓捐赠丶回收,黄雅蓉认为是看不到尽头,不知道衣物最后何去何从,所谓回收都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弃置垃圾的方式。所以不少客人选择将旧衣交给她,为衣服寻找下一位主人。
瑞典二手衫店多过麦当劳:香港都可以
黄雅蓉在机缘巧合下曾到瑞典交流,发现当地到处都有很多很特别的二手衫店。“瑞典二手衫店多过麦当劳同7-11,隔一两条街就有一间。”她在当地发现大家都很容易回收和出售衣物,在当地非常普遍,并非小众文化。她感叹:“返到嚟都念念不忘,好希望香港都有咁样嘅文化。”
香港存仓成本贵成回收压力
在香港做二手衫店成本比较高,主要是香港存仓的租金较贵。黄雅蓉说,“𠵱家我哋有两边租金压力,一边系存仓,一边系店面。其余成本仲有人工,包括营运网店嘅同事丶舖头同事丶搬运丶清洁等,但现时都算收支平衡。”
她表示,回收业需要土地和空间去清洗和储存,“其实处理废物本身就好需要空间,所以政府环保政策上应在空间上,要有多啲支持。”
教育市民对二手衫概念:环保需要成本
提到回收困难,她则指:“最大嘅困难可能系说服大家去畀啲衫我哋。有啲人会谂其实啲衫我本身攞钱买,点解我要免费捐俾你地?”她表示,不少人会误会,她们免费收到二手衫,之后就可赚到盘满钵满。
“其实无论系修补定系帮你处理垃圾,例如回收要清洁、储存、存仓、整理,重新设计或者重新配搭,全部要好多人力同埋土地,其实都系有成本嘅负担。其实大家畀衫我哋,我哋赚到嘅钱,其实都系再投入返去做回收工作。”
赚到钱的第一件事︰培训年轻妈妈同双待青年
黄雅蓉现时正在培训年轻妈妈同双待青年,亦有聘请这些人在店内做兼职工作。她说:“未来利润高,第一件事要聘请佢哋做全职,即使做唔到全职,都想佢哋有更加多工作机会。”
被问到会有什么呼吁?她笑说“核突衫就唔好买啦!”呼吁大家谨慎消费,有意识地买自己真正需要的衣服。而且二手衫不是“污糟邋遢”的衣服,是可以非常新净和漂亮,希望大家可以令这种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