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连场冲突 黎栋国赞警无动武反击:其他国家一定相当大伤亡
本港政治形势近年翻天巨变,先后经历2014年雨伞运动及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冲突,前保安局局长、现届立法会议黎栋国今(25日)于书展讲座,论及警方于冲突期间的应变部署。他指要向前线“畀手指(说赞)”,因历时79天的示威浪潮未致伤亡,特别提到2019年理大围城一役中,即使乱如“战场”、警员险变“烧猪”,警方亦未有动武反击,仅以“战术”瓦解示威者,“畀着喺其他国家,都一定有相当大伤亡。”
他又指,不少内地官员过于投入工作猝死,拥为人民服务精神,“系我哋所不及”,遂令国家创出多个奇迹,港人亦应感恩国家的支持,可维持原有生活方式,“2047年唔系大限。”
黎栋国今日于湾仔会展出席讲座,与资深传媒人、网媒《巴士的报》创办人卢永雄对谈,谈及本港回归25年的挑战与机遇。
2019年示威事件影响本港政治格局,黎栋国回首指当时心情沉重,“唔系惊俾人打,而系见到香港嘅法治同秩序畀人破坏得咁紧要。”家住大埔的黎栋国忆述指,预示中大示威当天早上交通挤塞,遂提出接载媳妇出行,岂料中大二号桥受阻,因而目暏“奇景”,“喺吐露港个个司机都逆线行。”
他又指,2019年示威事件是经年酝酿,且与2014年占领事件有关。黎栋国时任保安局局长时,曾处理占中案,他不点名指有学者于网上以“爱与和平”之名发起“占领中环”,其中“占领”两字本身已含不合法意味,且当参与者众多时,必难以和平理性,结果导致当年乱局,最终则因民众不满旷日持久,维持79天后终落幕。
他续称,需向当时的前线警员“畀手指(说赞)”,除有警员过劳死殉职外,社会上并无任何一人伤亡;及后至2019年于理大示威一役中,则有警方装甲车遭汽油弹投掷起火,“当时我睇住直播,惨喇,担心啲警员个个变烧猪,好彩㗎车买得靓”,他续说,虽然理大当时如同“战场”,惟警方并未有以武器进行反击,仅以战术瓦解示威者,“畀着喺其他国家,都一定有相当大伤亡。”
黎栋国又谓,自由可贵,但法律有划出其界线,若“踩过界”破坏他人自由或“过晒火”,“如果无执法者,大家可以想像吓会变成点样。”
两人亦谈及国际形势及俄乌战争影响,卢永雄认为,今日的国际乱局源于2013年乌克兰示威,形容其影响如同“蝴蝶效应”,延祸至粮食及能源危机;黎栋国同意称,虽然本港百物腾贵,汽油价格更持续高企,但庆幸本港获祖国支持,粮食及用品价格仍然“OK”,通胀率保持稳定,“香港系好幸福,唔使惊冇嘢食,唔使惊生活受到影响。”他又以欧洲情况作对比,指部分德国中产亦需排队领取救济,“亦都可以想像欧洲今个冬天,系极恶劣。”他谓,当世界各国为达目的,采取非常手段时,“杀敌八百,自损二千,只会自食其果。”
他又称,国家过去一直辛苦走来,内地新闻更不时报道有内地官员猝死,黎栋国指他们本身是党员,拥为人民服务精神,“为工作使命不断搏杀,系我哋所不及”,结果国家创出全国脱贫及防止沙漠化等多个奇迹。黎栋国说,港人亦应感恩可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及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且在国家支持下,“2047年唔系大限。”
行会召集人兼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有出席讲座支持党友,有观众指对方时任保安局局长时,未能成功推动23条立法,遂时至今日中央需要出手,黎栋国则代答称,叶刘淑仪及时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当时身先士卒,惟本港自回归以来对《基本法》认识流于表面,国家定义亦一知半解,“只系听到高度自治,只系见到保障各类自由”,惟忘却第一条已列载香港是中华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且当时港人对国家安全亦不认识,结果对立法感到抗拒。他强调,安全是国家首要,若未能保障国家安全,亦难保人民安全,本港正从实践中学习,他又形容本港“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颧众则问及本港未来是否可保自身优势及移民议题,黎栋国指,本港的繁荣,有赖每次转型成功,只要善用长处发展产业,“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又认为,移民并非完全是“不好的事”,因香港是吸纳人才的“大磁石”,“有人走先有空缺”,他又以美国排华例子为例,导致不少华裔大学教授落户香港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