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推新冠视像诊症及送药 费用全免 试行首两周料服务100人
本港疫情反弹,入院人数增加,已影响部分医院的非紧急服务。医管局于7月11日起,推出免费的新冠确诊者远程医疗服务,病人毋须舟车劳顿到指定诊所,服务包括视像诊症及送药,冀为病人提供多一个医疗选择;同时希望有需要的病人及早就医,并获处方合适药物,减低入院机会,有助减轻公营医疗系统压力。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服务转型)陈允健表示,服务现时仍在试行阶段,料首一两周会为100名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其后会按疫情发展、需求、病人反应等调整,如增加名额、招聘私家医生以增加人手等。长远而言,他希望医管局流动应用程式“HA Go”中可设几个问题,筛选合适病人,并让他们在程式中直接预约远程医疗服务。
▼医管局为合适新冠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为轻症新冠病人提供免费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
医管局自7月11日起,为新冠确诊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病人须身处香港、年满18岁、病情稳定且病征轻微的合资格人士。在试行初期,医管局会透过医疗查询支援热线,在来电中物识适合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病人。若病人同意接受相关服务,服务的当值医生会透过应用程式“HA Go”进行视像诊症,为病人处方药物,其后由速递公司将药物送到病人家中。
医生轮流当值 一星期七日均运作
服务现时处于试行阶段,利用设于伊利沙伯医院的“远程医疗支援服务站”,由医生轮流当值,一星期七日均会运作,周一至周五诊症时间由早上9时至下午5时,下午2时前处方的药物会即日送药,其他则最迟在翌日中午送到病人家中;而周末及公众假期的诊症时间由早上9时至下午1时,会即日送药。
截至7月15日下午5时,已有逾20名新冠病人使用过相关服务,当中逾半人获处方口服抗病毒药物。
视像诊症包括年轻人亦有86岁的长者
新界西医院联网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部部门主管吴杨城,是首位在远程医疗服务中当值的医生。他表示,病人大多是病情都较温和,但当中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86岁的长者,“年龄层都好阔。”被问到长者用视像诊症会否有困难,吴杨城回应指长者在家人及服务团队协助下,诊症的流程大致畅顺。
诊症时间视乎病情与沟通
至于视像诊症的时间长短,他说要视乎病人病情的复杂程度,以及跟病人间的沟通情况。当病情不太复杂,沟通良好的情况下,一般10至20分钟可完成诊症。但偶然遇到些病人,病情较复杂、沟通需时,他也试过花约半小时诊症。而处方的药物及数量均按病情而定,处方药物中亦包括常规疗程为五日的两款口服抗病毒药物。
▼两款治疗新冠肺炎口服药▼
视像诊症也有限制:诊断唔到有无肺炎
吴杨城续提到,视像诊症有其限制,虽然问诊时会问病人有否出现一些并发症的病征,如出现肺炎的人,会严重咳嗽、呼呼困难,“但因为隔住萤幕,触碰唔到,无办法用听筒听肺嘅呼吸声,诊断唔到有无肺炎,都睇唔到血含氧量。”一般听到病人有相关病征,他都会建议病人到诊所求医。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服务转型)陈允健指,在物识病人是否适合接受远程医疗服务时,主要是找相对轻症的人士,“但年龄唔系绝对因素,得定唔得都要睇好多情况。”他也提到,如早前有位确诊的年轻人因耳朵流出液体而求医,这类需要触诊、即身体检查的病人,都不适合接受远程医疗服务,而要建议他到指定诊所。
▼部分指定诊所▼
为病人提供多一个选择
陈允健认为,远程医疗服务旨在为病人提供多一个选择,令病人无需舟车劳顿,“始终确诊,有啲情况要佢坐抗疫的士出去(指定诊所), 未必系佢哋好想。”相比起病人外出到指定诊所,远程医疗服务也进一步降低传播病毒的机会。同时,相关服务令部份病人能及早就医,尽快获得合适药物,也可减少入院,有助减轻公营医疗系统压力。
远程医疗服务跟去指定诊所一样严谨
他强调,远程医疗服务的视像诊症及处方药物都很严谨,“同去(指定)诊所睇一样严谨。”他特别提到,除予药剂部会在送药前核对药物及病人资料,快递公司亦会提供追踪运送进度的二维码、及发送载有数字的短讯予病人,并在送药前致电病人,在确认数字后才会将药放在病人家门外,确保不会送错药;待病人收药后,快递公司会再致电病人,确认对方已收妥药物,“咁样先完成整个流程。”
长远希望病人在手机程式直接预约
陈允健指,服务试行的首两周将服务100位病人,往后会按疫情发展、需求、病人反应等调整,如增加名额、招聘私家医生以增加人手等。长远而言,他希望透过试行阶段熟习流程、汲取经验,往后可在医管局流动应用程式“HA Go”中设几个问题,筛选合适病人,并让他们在程式中直接预约远程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