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感染HPV风险达六成 易变为肛门癌 医生倡设立男性预防筛查

撰文: 梁思行
出版:更新: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常见会引致子宫颈癌,但不代表男士不会受感染,HPV亦可致男性生殖器湿疣,令生殖器部位长出肉色小粒,患者多忽视其严重性或容易与痔疮混淆,更有机会转变成肛门癌。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谢耀昌指出,男性感染HPV的风险达六成,加上男性身体较缺乏抗体产生,感染后男传女的风险率,比起女传男高出五倍。
值得留意的是,港人染上HPV在亚洲比率属于偏高。惟目前医学上并没有针对感染HPV的治疗方法,医学界倡议应及早预防或将男性纳入预防计划,或提供疫苗接种。

研究显示,男性感染HPV的风险达达65.1%,约两名男士,便有一位受感染。

HPV主要是由皮肤与皮肤接触,或通过性器官接触而传播,目前已知有逾200种HPV类别。不论男女,只要有性生活,即使只有一个性伴侣,一生中感染风险达八成。而研究现时男性生殖器官感染HPV患病率达65.1%,约两名男士,便有一位受感染。

研究指,不论男女,只要有性生活,即使只有一个性伴侣,一生中感染风险达八成。

除了为人熟知的子宫颈癌外、阴道癌,男性也同样有机会因感染HPV,继而患上生殖器官湿疣 (俗称椰菜花)和肛门癌及其他癌症。患者主要透过性接触传染,潜伏期一般为数星期至八个月不等,亦可能超过一年。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谢耀昌指,身体虽可依靠免疫系统击退部份HPV,但研究发现男性产生抗体的比率较低,因此男性相对容易反复感染,继而增加变癌风险。

HPV由男传女的传染率,比起女传男高五倍,有12.13%。谢耀昌称,男性需要为自己和伴侣健康著想,提高对HPV的关注。

谢耀昌表示,患上生殖器官湿疣的男性常见的病征包括阴茎、阴囊或肛门长出一些痕痒或不痛的肉色小粒。而女性患者的外阴周围或阴道内会长出椰菜花状的肉粒,患者未必会察觉。女士如生长在子宫颈,可能会引致轻微出血。此外,患上生殖器官湿疣的男性,复发至少一次的风险高达44%,复发两次的都有22%。

由于感染HPV后的深远影响,医学界倡应及早预防。谢耀昌表示,现时女性可透过定期子宫颈抹片筛查,及早发现癌变;然而男性则未有相应筛查,但大众亦不应低估男性感染HPV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