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誓为病人做多啲 回望第五波常哽咽:因有感受更想做得好
周四(12日)是国际护士节,第五波来袭下,今个护士节,香港的白衣天使感受尤深。亚博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内有个巴士站,患认知障碍症的长者时常记不起入住亚博馆的原因,不时嚷著要回家,场内护士就带他们来这里等巴士,安抚他们的情绪;在香港感染控制中心,10岁女童独自留医,随著留院日子渐长,她担心被人遗忘常在病房哭泣,是中心的护士跟她讲:“我哋无唔记得你,我哋每日都记得你。”
第五波疫情稍有缓和,趁著国际护士节将至,两名在医管局不同治疗设施工作的护士终于有空间歇息,回望过去两三个月的工作。她们不约而同说,即使场地、人手及资源都有限制,护士仍要肩负起照顾病人身心灵的责任,要为病人“做多啲、做好啲”。
调往亚博馆环境及资源均是挑战 史绮雯:做咗20几年护士都未经历过
新界东医院联网老人科顾问护师史绮雯今年3月调往亚博馆工作,直至近日亚博馆转回备用状态,她才重返原来的岗位:“喺亚博馆嘅日子都好深刻,我做咗20几年护士都未经历过。”
初到亚博馆,史绮雯已感受到环境及资源限制带来的挑战,亚博馆以往是办展览、会议、演唱会的地方,设计跟医院不同;加上亚博馆以往主要收治有自理能力的轻症病人,但在今波疫情,有不少自理能力较弱,甚或要长期卧床的确诊长者入住,如减压床褥这类物资,要向不同联网及医院借。
设老人照顾团队 制订护理程序
史绮雯续指,场内有由医生、护士、社工及各专职医疗同事组成的老人照顾团队,因为老人照顾跟一般病人有些不同,团队制订护理程序,并举办网上培训,分享胃喉护理、伤口护理等知识:“我哋都系希望最短时间畀个鸡精班,等同事知道点掌握技巧照顾老人家。”团队其后更成立伤口小组,定期就有伤口长者的情况提供建议及治疗方向。
为长者计划出院安排 九旬独居婆婆:多谢你哋带我返屋企
老人照顾团队更会每日做个案讨论,尽早为长者计划出院安排。史绮雯提到一位独居婆婆,虽然年过90岁,听力不好,但仍相当精灵,染疫情能独自外出买𩠌煮饭,自理生活。婆婆心急回家,但史绮雯跟团队担心她经历大病,重返社区初期未必能独自生活。
直至联络到离院支援队为婆婆安排送饭及护士上门探访,团队才安心送婆婆回家。婆婆在回家当日,一边用力拍打心口,一边激动地说:“我好开心啊,多谢你哋啊,带我返屋企。”
婆婆大病初愈,究竟可唔可以落返街买𩠌煮饭,呢个系我哋好大嘅担忧,所以我哋话不如安排送饭先,有人送饭,我哋就安心送佢返屋企。
认知障碍症患者要求回家 护士设巴士站安抚情绪
在亚博馆留医的长者中,亦不乏患认知障碍症的长者,时常会记不起自己因为染疫而入住亚博馆,不时嚷著要回家。史绮雯就提到,团队特意从医院借来一个巴士站牌,放置在馆内的电视区,每当有长者收拾行装吵著要回家,场内护士就带他们来这里等巴士,问他们乘车路线,既可安抚情绪,亦避免他们在场内游走,减少跌倒受伤的风险。
不想长者到处游走,有些地方会选择约束长者,但在亚博馆就不鼓励约束,史绮雯解释,约束长者会有很多后遗症,不止是身体损伤,还有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她提到,若然想避免长者拔走身上的喉管,可以为他们戴拳套;而场内同事一有空间时间,都会陪著长者在场馆走动,贴身看顾,避免他们跌倒:“希望唔好用绑去解决。”
绑一个老人家其实有好多后遗症发生,除左身体损伤,亦都有心灵创伤,之后好难令佢治愈(Heal Up),所以我哋尽量都鼓励大家用唔同方法,唔好绑老人家。
10岁染疫女童怕被遗忘 护士安慰道:我哋每日都记得你
而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资深护师李少兰,则在今年2月中调往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工作。第五波疫情下,有不少儿童染疫,李少兰及多位调往中心的儿科护士组成儿科小队,专责照顾儿科病人。
我哋除左要照顾佢(病人)身体上唔舒服,其实都要关顾佢心灵。
李少兰说,在中心留医的儿童中,有些是年纪较大、独自留医的儿童,其中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来自院舍的10岁女孩,随著留院日子渐长,女孩变得闷闷不乐,会在病房内哭泣,细问之下,李少兰才知道原来女孩担心自己不能回去院舍、被院舍遗忘。
“我哋无唔记得你,我哋每日都记得你⋯⋯只要你病情好啲,院舍依然等紧你返去。”李少兰安慰完女孩,往后每次经过她的病房,都会挥手跟她打招呼,“其实好简单,你每日同佢倾下偈,行过病房同佢离远Say Hi,佢又同我Say Hi,佢个情绪又好好多。”
长者病情变化快 尽力让家人有机会道别
随著第五波疫情持续爆发,染疫长者人数急增,中心收治的长者渐多。李少兰笑言在照顾上并无太分别,长者在她眼中如同“大BB”。不过,长者的病情可以很变化得很快。
我觉得长者好得意,啲公公婆婆都好似小朋友咁样凑,只不过调返转,佢哋系一个大BB,你都要帮佢喂食、抺身、换片。
她特别记得有次当夜更,有位长者情况急转直下,她另一位护士同事赶忙通知家人,但因为知道家人未必赶得及来中心,于是那位同事用平板电脑让长者及家人视象通话,“多谢你照顾我地,养大我地,你放心喇……”虽然未能亲身道别,但藉著视象通话的半小时,家人仍有机会将想讲的说话一一细诉。
那位护士陪伴著弥留的长者与家人用视象通话,情绪备受触动,在病房内偷偷哭泣。李少兰提起当时的情况亦有哽咽,她说:“我唔觉得喊系一个唔专业嘅行为,每个人都有感受,就系因为你有感受,所以你想做得好。”
唔觉得喊系一个唔专业嘅行为,每个人都有感受,就系因为你有感受,所以你想做得好。
医管局构思筹组紧急小组 为下一波疫情做准备
回望过去两三个月的工作,两位护士未言辛苦,顶多只是说工作很忙,她们都为自己能够参与抗疫,尽力照顾不同类型病人感到高兴。坐在旁边听著同事分享的医院管理局总护士长陈淑敏亦借机会向所有护士道谢,感谢他们在见到病人有不同需要时,想尽办法协助,令病人得到适切照料。
陈淑敏续指,现时疫情缓和,服务过逾5000位新冠病人的亚博馆已转为备用状态,医管局会把握时间多做培训。而疫情下,医管局有约500名护士曾到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亚博馆及竹篙湾的社区治疗设施工作,他们是未来抗疫的重要帮手。
她亦透露,医管局正初步构思筹组紧急小组,为下一波疫情做准备,“我哋要吸收咁多波嘅经验,希望唔会发生第六波,但作出一啲预备,都利用现有设施做定预备,为将来筹谋定。但最好就预备定,唔需要用,咁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