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委会改革会议唇枪舌剑 病人组织批医生“搬龙门”
撰文: 张美兰 黄卓然
出版:更新:
讨论医委会改革方案的三方平台,今午(7日)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代表病人组织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形容,在长达4小时的会议“讨论气氛热烈”,成员唇枪舌剑。政府提出最新方案,建议医委会新增的4个业外委员,不需由特首委任。彭鸿昌相信,有助避免外界批评委任委员变特首傀儡的问题。
彭鸿昌表示,新增的4名委员,3人由病人组织选出,另1人是消费者委员会代表。有关委员不需要再由特首委任,可避免受外界批评有关委员是特首傀儡,亦可令担心政府公权力扩大的人士减少担忧。他希望医委会的医生业界及非业界代表比例,长远可达至一比一。他又建议,该3名病人组织代表可由医管局、社会福利署及复康会认可的名单中选出。而会议上,整体反对要由医委会确认病人组织的身份。
对于有医生代表在会上提议,将原本属委任的卫生署、医管局医生代表,各减少1个席位,换成合共2个选举产生的医生委员,令选举产生的医生,维持占医委会成员总数的一半。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批评,医生代表多次更改要求,做法“搬龙门”。
陈沛然:会议讨论和而不同
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开会后称,讨论是和而不同,在细节上争拗。他指出,医生有关诉求已释出善意,认为医生提出的方案具广泛民意基础,是务实可行,强调不是想“搞乱档”,希望条例草案得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