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理大研发出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 确认阳性样本仅需25分钟

撰文: 刘安琪
出版:更新:

理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便携式病毒检测仪,并指其准确率可达百分之一百。该仪器体积小,有内置电源,可即场作核酸测试,样本不须送回实验室化验,透过蓝牙便可将测试数据传送到智能电话,并进行分析和显示结果,确认阳性样本只需25分钟,整个过程最快只需40分钟,并可同时化验4个不同样本。研究团队冀望这技术能在社区,如安老院舍、诊所、口岸、食肆、商场等应用,惟使用仍需一定检测技术,现阶段不宜由市民操作,应交由专业检测人士处理。

+1

该研究团队于2020年获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拨款逾270万元,就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作研究,团队在一年半后,成功利用反转录恒温环状扩增法(RT-LAMP),及金纳米粒子,运用在检测技术上。

可同时检测4个样本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李铭鸿博士解释指,一个检测仪可同时放置6个样本,撇除用作对照的两个阳性及阴性样本外,可同时检测最多4个样本。采集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后,即可使用检测仪在现场进行检测,无需将样本送回实验室。相关数据会透过蓝牙即时传送到手机,并以软件进行分析并显示结果。数据线愈早呈现上升趋势,代表该样本的病毒含量愈高,检测人员可于25分钟内确认出阳性样本。整个检测约40分钟内可完成,检测结果亦可凭肉眼辨识,即阳性样本会呈现红色沉淀物,阴性样本会呈现均匀红色。

盼在学校安老院等应用

李补充,检测仪的体积小,重量约在1至2公斤左右,内置电源,充电4至5小时便可持续使用至少7小时,使用时没有场地的限制,可用于检测人类及环境样本,亦能检测不同的病毒和细菌,检测成本亦相对核酸检测为低。林及其团队亦冀将研究成果及技术在社区普及应用,特别是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检测结果的地方,例如:检疫隔離设施、安老院舍、诊所、口岸、食肆、商场、学校、体育及康乐设施等,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管理之余,亦有助相关机构制定适切的防控策略,减低社区感染风险。

李最后指,检测仪尚有一些后续研究工作尚在进行中,预计尚需3至4个月的时间。虽然检测仪此前未曾在现实社会使用过,但如今技术已相对成熟,相信已到了一个适合的时机将其真正投入使用。

▼4月10日 鸭脷洲利东邨东逸楼围封检测▼

+3

仪器应由专业人士操作 以确保准确率

但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叶社平教授补充,由于检测时标本和试剂添加的份量需要十分准确,采样者要有精准的检测技术,若添加份量不一,会影响测试的灵敏度,一般市民未必知道如何去采样,故就现阶段而言,建议由专业人士进行采样的操作。

取代核酸检测仍有难度

至于便携式检测仪将来会否全面取代现时常用的核酸检测,叶认为两者的关系应是取长补短、互利互惠,虽然便携式检测仪理论上可取代核酸检测,惟仍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要做到取代便需要将实验室内的很多设施及仪器重新做过,需要颇大的成本,阻力亦因而十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