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后遗症|中大研究:肠道微生态多样性明显减少 配方可预防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本港累计已有逾百万人确诊新冠肺炎,感染者在病毒清除至少四星期后仍持续出现症状,即有可能有“长新冠”,本港约76%染疫者康复后半年仍有一种症状。中大医学院研究首次发现,长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独特,生物多样性明显较少,“好菌”较少等。研究亦初步发现,新冠患者若服用由中大研发的微生态配方SIM01,有长新冠的比率可由76%大幅减至6%,即有效预防率达到94%。

▼“长新冠”定义及病征▼

确诊者清除病毒后四星期仍有症状 或患长新冠

长新冠即新冠肺炎长期综合后遗症,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表示,若患者在新冠病毒清除后四星期仍出现持续症状,包括感疲倦、脱发、记忆力差、入睡困难、失去味觉等,即有机会有长新冠。

长新冠形成原因推测可能是病毒抗原持续存在、全身性和组织特异性炎症及针对新冠病毒的和自身的免疫反应等。

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中大提供)

65岁男新冠康复后持续出现17种病症

65岁林先生本身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肥胖,不幸2020年11月确诊,并入住威尔斯亲王医院14日,其后转往北区医院留医11日后才出院。

他称康复后7个月,仍出现17种不同病征,如上斜经常喘气,消化系统有胃气、胃酸等问题,骨关节经常疲倦,“瞓醒关节硬晒同痛,要五分钟先好”,又称最差是神经系统,如以前睡眠质素较好,现时则难以入睡、集中力差,“想扔只污糟袜落洗衣桶,但就差啲扔落马桶。”他称后来购入呼吸机协助睡眠,情况才得以改善。

难瞓觉,集中力变得好差,想扔只污糟袜落洗衣桶,但就差啲扔落马桶。
65岁新冠肺炎康复者林先生

76%本港患者痊愈六个月后 有至少一种症状

本港曾确诊人数愈来愈多,中大团队于2020年2月,向全港106名新冠患者收集粪便样本,并跟进其半年情况,涵盖不同年龄及不同病情的患者,发现约76%本港患者痊愈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种症状,50%至60%更持续18个月,最主要症状为感疲倦、记忆力差及掉发,结果显示有长新冠与其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有长期病无关等明显无关。

长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多样性少 缺“好菌”

研究比对长新冠人士、非长新冠及未曾染疫人士肠道微生态,发现长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生物多样性明显较少,缺乏与免疫力有关的“好菌”,因此会出现持续咳嗽和气促的呼吸系统症状;而某些病“恶菌”则会引致疲倦、失眠、记忆力差和失去味觉等脑神经系统问题。

中大配方 可预防康复后出现长新冠

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表示,利用肠道征生态独特性,可以预测患者患长新冠的机会率,研究利用机械学习及大数据分析,灵敏度可达到92%。

她称团队亦于2020年8至9月邀请36名新冠患者服用中大研发的微生态配方 (SIM01),并追踪其18个状况,发现仅6%出长新冠症状,其余96%均无任何症状,远较本港平均76%患长新冠数字低。

黄秀娟指出,SIM01是由中大研发的一种配方,并非药物,故无副作用,研究发现患者服用SIM01后,肠道微生态多样性明显增加。她称今次研究可预测患者长新冠风险、确认持续出现病症的康复人士是否有长新冠,并可为长新冠患者对症下药。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次证实,长新冠患者拥有独特的肠道微生态。左起: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以及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中大提供)

中大招募康复者参加临床实验

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补充,团队正进行与进一步临床研究,评估SIM01是否可减低新冠康复者的长期并发症,并希望招募18岁以上、能以中英文沟通且非长期卧床康复者参加计划。

研究正招募参加者。(中大提供)

▼4月7日 市民补领防疫服务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