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便有机
过去一个周末,大家有没有响应政府呼吁做快速抗原测试?近日疫情稍为缓和,感觉整个社会的气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紧张,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松懈,继续做好防疫措施。由去年底开始迎战第五波新冠疫情,转眼至今已经三个多月。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确诊病人几何级数上升,为香港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我们今次面对的困难,也正好反映了整个香港社会面临的考验。
撰文: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钟健礼医生
过去香港建立出一套令人引以为傲的医疗服务系统。但在前所未见的病毒面前,不论是制定政策者、医护人员甚至是市民,都要寻找应对的方法。摸索前路并不容易,如果我们不考虑香港的民情及文化,盲目将别人有效的一套全盘应用在香港的医疗系统上,可能会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相反,如果我们对所有新方法,不深究其好坏就全盘排斥,又可能会抹杀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以今次抗疫为例,我们获得内地专家及内地援港医疗队的大力支援,在接收和治疗病人方面都引入了新元素,例如增设定点医院,以分层分流的方式减死亡、减重症和减感染。另外,香港亦引进了更多的接收病人的设施,例如暂托中心和社区隔离设施,以及引入更多治疗病人的方案,例如安排更多中医住院和门诊服务,照顾新冠病人和康复者,这些新元素都是汲取了不同地方抗疫经验所得出的方案,亦是抗击第五波疫情的关键。
对病人来说,就是多一个选择,我们知道很多病人的反应都十分正面。至于一些内地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医护人员“闭环式”管理,我们便很难搬字过纸,照单全收,惟有灵活应变,采取每天上班前做快速抗原测试,以另一种形式保护病人。
有说“有危便有机”,希望香港各界持份者好好把握当下疫情渐渐缓和及国家支援的契机,研究今波疫情的发展,并汲取其他地方的经验,取长补短,同时要仔细考虑本港的人口结构、民情、文化等,为香港量身定制一个切实可行的抗疫路向,务求为疫情反弹或第六波疫情做好准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四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