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城市林务策略|致力培育专才 鼓励公众参与 推动城市林务发展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树木与城市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巿民如何参与护养树木的工作?发展局辖下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管理组)负责统筹城市林务策略,包括透过推广优质绿化和蓝绿建设,促进优质种植和生物多样性,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同时推行树木生命周期管理和保育景观资源及林木,有效管理及护养树木,保障公众安全,以达致人树共融。为持续推动本港的城市林务发展,管理组致力培育专才,为树木管理行业培训专业人才,又透过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活动,鼓励公众积极投入绿化及树木保育,增加对树木管理的知识。下文将集中介绍培育专才和公众参与两个城市林务策略。

推学习资助和见习生计划 培育专才 鼓励青年人投身业界

为提升树艺同园艺业从业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加强妥善护养树木的公众教育及推广工作,政府于2020年设立2亿元的《城市林务发展基金》(基金),支援发展局推行各项措施,包括学习资助计划、见习生计划、举办国际城市林务研讨会和推行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

资助树艺课程 最高资助额为港币20,000元

香港的树艺及园艺业界一向求才若渴,树艺师及前线树艺技工更是本地业界的重要人才,但人手却供不应求。基金的学习资助计划透过提供课程资助和奖学金,鼓励合资格的学生和从业员报读由本港职业训练学院、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开办属于资历架构第二至第五级,获认可的树艺及树木管理和树艺工作课程。树艺及树木管理课程的资助金额是学费的一半或港币20,000元,树艺工作课程资助则为学费的7成或港币6,000元,两者均以金额较低者为准。

目前基金每年资助的课程包括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理学副学士(树木管理),该课程的一年级学生钟子彦表示学费资助计划有助减轻他的学费负担。钟子彦原先修读护理学科,后来发现自己较喜欢户外工作,并受就读树木管理的朋友影响,因而改为修读树木管理学科。他指透过户外实习获益良多:“在不同环境因素下,植物会有不同反应。今日考察的两个公园有不少古树,让我学习到保养古树的知识。”

修读课程的二年级学生胡树勋表示:“我从小喜欢大自然,见到浸大开办树木管理的课程,深感兴趣而报读。我将来希望成为注册树艺师,因为过去一年透过树艺师的实习,认为树艺工作很有挑战性,非常适合自己。今次于户外实习主要学习到辨认树木的知识,例如辨别树种及特征。另外亦学会护理树木的方法,首先观察树木的现存问题,例如观察伤口及裂缝等情况。”

设立奖学金 每学年高达港币50,000元

除了上述的学习资助计划,基金亦设有奖学金计划,提供经济诱因,鼓励有志投身业界的合资格学生报读认可课程,即资历架构第五级有关树艺及树木管理的全日制课程。合资格学生可获发奖学金,金额为认可课程每个学年的须缴交学费的总额或港币50,000元,以较低者为准。目前,职业训练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i)的园艺树艺及园境管理(荣誉)理学士课程为可供合资格学生申请奖学金的课程。

见习生计划 让毕业生获取工作经验

毕业生在成为合资格树艺师及攀树员前,需要培训机会及累积工作经验。有见及此,基金推行见习生计划,协助树艺、树木管理及树艺工作课程的毕业生接受在职培训,获取经验。政府委托建造业议会管理见习生计划,透过雇主向见习生提供相等于议定的每月薪酬水平约3成的培训津贴,树艺师及攀树员见习生的培训期分别为3年及18个月。见习生必须完成培训,并于培训期间或完成培训后的一年内,取得获认可的树艺师或攀树员专业资格,即分别可按计划获发放港币30,000及20,000元奖金。

政府各树木管理部门亦有聘请树艺师及攀树员见习生,协助进行树木护养和管理工作。发展局树艺师见习生刘晓晴指日常工作包括到各区进行树木风险评估管理的审查工作,核对部门提交的树木评估报告,对比树木真实情况与报告填写内容,并再次评估树木的潜在危险。她表示计划提供不同课程让实习生实习,例如软实力课程及树艺知识巩固课程:“一方面帮助我这类职场新鲜人提升人际关系及团队合作技巧,另一方面提供很多树艺相关的实用内容,例如链锯应用,病虫害及树木护养等等。”

参加计划后,刘晓晴指自己有更多机会近距离体验树艺工作,应用所学的知识。到香港不同地方实地考察,令她体会环境与树木之间的微妙关系,让她对日后的树艺工作信心大增。“计划确保我毕业后3年受雇,让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又可以汲取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令我更有信心成为认可的树艺师。”

而渔农自然护理署攀树员见习生陈澍初指计划提供了基本攀树训练及知识,例如各种绳结、上树技巧、使用链锯技术、辨别树木健康的方法及安全意识的训练。其中最影响陈澍初的是计划令他认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准备训练在树上工作,上树前忘记携带安全短绳,幸好有在场的渔农自然护理署指导员提醒我带上。在没有安全短绳下工作是非常危险的,往后令我明白到安全比任何工作技巧更重要。”谈到最难忘的见习经历,他说是一次在西贡进行的树木工作:“当时需要处理一棵被缠绕根缠绕的树木,首先要移除缠绕的树根,考验我们多人工作时的分工合作,同时又考验技术,需要在不伤及树木的情况下细心移除缠绕根。”他表示参与计划后,令他成为攀树员的路向更清晰明确:“见习生计划更加肯定我对行业的兴趣,接下来我会考取更多专业资格,准备好加入行业。”

+1

举办国际城市林务研讨会 汇聚国际专家

为增进业界及市民对规划及发展城市林务工作的认识,基金支援发展局每两年一度于香港举办“国际城市林务研讨会”(研讨会),提供平台让世界各地享负盛名的专家、决策者、学者及业界专业人士,就城市林务议题、管理作业方式、研究与开发及技术发展等方面分享知识、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向。

发展局于2022年3月2至3日举办了第二次研讨会,以“我们的福祉:城市林木与社区”的主题,邀请了20多位来自本地、内地和海外的主讲嘉宾,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大学教授、城市林务学者、园境师、工程师等,在四个环节─“福祉城市”、“大湾区的城市林务”、“改善健康与福祉的景观设计”和“健康的城市林木”,分享和交流最佳作业方式,并增进大家的联系。

是次研讨会以网上直播形式进行,吸引约1 200位参加者透过研讨会网页实时收看。研讨会特设“大湾区的城市林务”的议题,由内地及本地讲者探讨华南地区的树木管理技术和病虫害,以及如何透过发展城市林木有效抵御极端气候,从而提升城市的应变能力,让大家更了解华南地区如何缔造更宜居城市。

研讨会在2022年1月亦特别进行了学生和实习生环节,让来自本地三间大专院校的园境建筑课程的学生就绿化空间的设计和改善城市居民健康和福祉的议题进行研习和实地视察。此外,研讨会在疫情缓和后更会为已报名的公众在九龙公园举办两项实地考察活动——森林浴和树木工作实地考察,让参加者在森林治疗向导的带领下感受大自然,并由资深树艺师讲解城市树木护理,分享有趣的树木故事和知识。

香港2022国际城巿林务研讨会主讲嘉宾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环境与健康中心技术主任Mr Matthias BRAUBACH,探讨有关城市林务与市民健康的关系
研讨会以网上直播形式进行,更设小组讨论环节
来自本地三间大专院校的园境建筑课程的学生,就绿化空间的设计和改善城市居民健康和福祉的议题进行研习和实地视察

定期训练 提升业界专业水平

学术理论加上实践,是提升专业水平的不二法门。除了以上的活动,政府更会定期为各树木管理部门的从业员举办训练及工作坊,提升专业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可靠的树木护养服务。

推广“人树共融” 鼓励公众参与

市民在协助保护本港树木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基金支援发展局通过一系列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致力推广“人树共融”的讯息。

为增加大众对树木管理的知识,管理组出版与城市林务主题有关的小册子和文章短片,以深入浅出手法向公众介绍香港的城市林务策略。在鼓励公众参与方面管理组亦不遗余力,为市民和业界举办各项推广及教育活动,包括学校讲座、公众研讨会、巴士电车车身广告比赛及巡回展览等,涵盖多个树木管理课题如基本树木护养、风雨季前树木护养和植物病虫害等,让各年龄层的市民参与,并向公众传达基本树木护养的知识,培养公众爱护树木的文化,以及提升青少年对树艺的兴趣。

此外,管理组在绿化网页增设了园境阁,展示一些本地设计完善的公园及富主题种植的绿化空间,以促进公众认识和欣赏本地绿化空间的园境设计特色,并鼓励市民到访和享受我们的绿色资产。

+2

颁布《树木管理手册》 护养私人土地树木

至于私人物业的树木护养推广,管理组早于2016年颁布《树木管理手册》,为树木拥有人、物业经理以及合资格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引及意见,护养其下拥有和管理的树木。《树木管理手册》更于2018年被纳入《建筑物管理条例》(第344章)内的《大厦管理及安全工作守则》,令树木管理成为物业管理人员工作的其中一环。

每年风雨季来临前,管理组会加强树木护养的宣传工作,亦会发信提醒私人物业业主,为物业范围内的树木进行树木风险评估,以及采取合适的缓减措施,保障大众安全。管理组亦会为私人物业业主和物业管理人员举办树木护理讲座,加深他们对树木护养的认识。

树木是城市的重要资源,也是缔造美好家园的基础。管理组积极推动城市林务发展,投入资源培育专才,吸引新力军加入护养树木行业;同时透过教育及宣传,鼓励公众参与护养树木,传达人树共融的理念,令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宜居。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