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前列腺癌精准治疗 切合不同患者需要

撰文: 专科医生
出版:更新:

前列腺癌乃本港男性常见的癌症。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最新统计资料,2019年本港前列腺癌新症达2,532宗,是过去10年升幅最高的癌症;75岁以下的男士,每24人便有1人患上前列腺癌,情况不容忽视。泌尿外科专科医生余知行表示:“幸而,近年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增加,医生可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最精准和个人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在最少副作用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在保持生活质素的大前题下延长存活率。”

病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勿忽视

早期前列腺癌可以完全没有病征,若前列腺肿瘤影响尿道,可导致与排尿有关的病征, 例如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尿流缓慢或断断续续和排尿时感到疼痛等,无异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故应及早求医作出准确的诊断。倘前列腺癌已出现转移,患者会出现转移部位相应的症状,例如骨转移会引起骨痛。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包括肛门指诊和抽血检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如有怀疑,则会进一步作磁力共振扫描(MRI)和组织活检(俗称“抽针”)。传统的抽针方法称为“经直肠穿刺前列腺活组织检查”,惟由于直肠充满细菌,故感染机会较高,因此,目前“经会阴穿刺前列腺活组织检查”渐渐成为新趋势。另一方面,近年的前列腺活检会配合MRI影像,命中率较以往的随机抽针方法大大提高。

个人化精准治疗增成效减副作用

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及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包括积极监察、前列腺切除手术或放射治疗,而近年亦有新发展的区域性治疗。

积极监察适用于极早期、PSA指数在10或以下、以及病理报告显示癌细胞属低侵袭性的“低风险”前列腺患者,他们只需定期抽血检验PSA和接受MRI,需要同时进行前列腺抽针,好处是避免不必要的介入治疗及由此引起的副作用。当肿瘤有转趋恶化的迹象,医生才会为患者安排治疗。

前列腺切除手术适合非扩散性肿瘤、身体状况良好,以及尚有10年以上预期寿命的患者。这是一项需全身麻醉的手术,医生会将整个前列腺连带精囊切除,然后将膀胱和尿道重新缝合;手术过程约3小时,患者需住院2至3天,术后1星期需以尿喉排尿,常见副作用或后遗症包括术后初期小便失禁(视乎患者年纪,术后1年出现失禁的情况约5至10%)和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切除手术由传统剖腹发展成腹腔镜(微创手术),近年更有机械臂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研究指出机械臂技术灵活而精准,有助改善术后失禁的情况。总括而言,前列腺切除手术能有效根治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的10年存活率可高达95%。

在手术以外的另一项治疗选择为放射治疗(电疗),即利用高能量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治疗未扩散的前列腺癌,患者毋须接受麻醉,疗效与根治性手术相若,但风险各有不同。放射治疗的风险包括膀胱炎、尿道收窄、小便失禁、尿急尿频、直肠发炎和腹泻等。对于未扩散但区域性较为严重的前列腺癌,可考虑放射性治疗结合荷尔蒙治疗。

至于区域性治疗则适用于第一、二期、肿瘤体积较小的前列腺癌患者,其中一种方法为“高能量超声波治疗”(HIFU),经肛门将能量精准地传递至前列腺肿瘤以消灭癌细胞。HIFU可减低因手术或电疗带来的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后遗症。香港中文大学于2019年引入HIFU,至今暂时没有患者需使用护垫,约60%患者经HIFU治疗后仍能维持治疗前的性功能,而欧洲的大型研究发现约90%患者经HIFU治疗后5年都毋须再接受其他传统前列腺癌治疗。其他区域性治疗方法还包括冷冻治疗和微波热能治疗,近年医学界亦致力研究发展其他区域性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以切合不同患者和病情的需要。

与绝大部分其他癌症一样,及早发现是治疗效果的关键。男士们如出现与排尿有关的症状,切勿自我诊断,以为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正常”退化毛病,因为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警号,应及早找泌尿科专科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为上。

泌尿外科专科医生余知行

香港泌尿外科学会网页:https://www.hkua.org

香港泌尿外科学会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M87kpC

(资料由香港泌尿外科学会提供)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取代临床医学意见,如有疑问请向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