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均休憩空间标准2平方米 面积如一厕格 旺角人均仅0.6平方米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港人人均休憩空间标准仅2平方米,相当于大约一格厕所大小的公共空间!思汇政策研究所今日(24日)发表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本港公共空间分布不均,贫富地区享用的公共空间差距大,如在山顶、九龙塘和愉景湾等高收入地区,部分居民有逾8平方米休憩用地;相反旺角居民只享有人均0.6平方米公共空间。报告批评港府目前订立人均休憩空间标准订得太低,建议政府应提高人均公共空间标准为3至3.5平方米。

香港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一直引起社会关注。(资料图片)

香港为世界上人烟稠密城市之一,部分地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0万人。思汇政策研究所进行的《不公空间:探讨香港休憩用地的政策漏洞》报告发现,目前市区人口中,人均拥有2.7至2.8平方米休憩用地,远低于其他亚洲城市或国家如东京、首尔、上海及新加坡的5.8至7.6平方米。而本港现时逾184万人未能享用至少2平方米休憩用地,占市区人口27%。

另外,港府目前订立人均休憩空间标准为人均2平方米,且是15年前订立,一直未有更新。项目研究员黎文燕指,思汇检视了本港57个规划区,发现有20个分区的人均拥有休憩地面积更低于标准,其中旺角、湾仔等居民人均可用休憩地不足1平方米。休憩用地分布亦不均,黎文燕表示,房委会辖下公共屋邨因有庭院,令人均休憩用地超过2平方米;而在山顶、九龙塘和愉景湾等地区,因居住人口较富裕,故拥有充足休憩用地、人均超过8平方米。

黎文燕建议政府应提高人均公共空间标准为3至3.5平方米。(李慧妍摄)

黎文燕续说,本港现时逾184万人未能享用至少2平方米休憩用地,占市区人口27%,加上休憩用地分布不均,房委会辖下公共屋邨因有庭院,令人均休憩用地超过2平方米,另外在山顶、九龙塘和愉景湾等地区,因居住人口较富裕,故拥有充足休憩用地、人均超过8平方米。

目前本港有约1,116公顷土地被规划为休憩用地,但未开始实行。黎表示,若将该些区域发展成可用的休憩空间,如高架公路底下的土地、被封闭的市区地段等,相信可提升人均拥有休憩用地,达到每人平均3至3.5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