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消费券|第二期市民可“转会” 姜涛代言PayMe入选机会大?
财政局局长陈茂波今日(23日)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疫情影响百业,其中零售、娱乐、美容及餐饮重创。陈茂波宣布,政府今年将再向香港市民派发电子消费券,金额加码一倍至1万元,将会分两期发放,4月会先发放首5000元,会沿用去年四个发放平台派发,另外5000元将于年中派发,陈茂波今日说,另外的5000元有机会加入新支付平台发放款项,亦即代表市民可于领取第一期消费券后转会。
▼今年将再发放消费券 首5000元4月派发▼
去年落选的PayMe近年受港人欢迎,尤其该平台近期大力宣传,找来人气男团MIRROR成员姜涛为主要代言人,成为新加入派发消费券的“大热门”,但现时仍然“只闻流水声”,未得到正式肯定,亦有消息传出今年将再次落选。PayMe发言人今日回复表示,PayMe是本地具市场领导地位的电子钱包,用户超过250万,积极支持有助疫后复苏及发展香港电子支付的举措,未有正面回应提问。
政府可选择的电子支付营运商不多
翻查政府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纪录册名单,当中大部分登记的企业,并非港人常用的储值支付工具,仅得PayPal、TNG、汇丰银行旗下的PayMe,较为港人熟知。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估计,政府能够选择的平台不多,认为PayMe仍有机会入选。
由于政府多次强调以普及和方便程度作为考虑条件,而PayMe一直以来以个人客户的数量占优,因此可推断PayMe近日与麦当劳等商户合作推出折扣优惠,或为了增加商户的覆盖度,为未来于市场分一杯羹“铺路”。不过,PayMe在P2P市场非常受欢迎,但碍于交易额1.2%作手续费,较其他平台包括八达通及Alipay HK都要高,因此商户普遍都不选择PayMe作为收款平台。如果手续费维持高企,或降低了PayMe的入围机会。
至于近月一直传出准备参与派发消费券的中银香港,虽然其旗下的BoC Pay并非支付工具的持牌名单之中,但中银香港持有银行牌照,其营运涵盖范围包括储值及支付,因此亦可派发消费券,相信亦是新加入派发消费券的“黑马”之一。
消息指八达通首付消费券的最后1000元可套现
另外,4个沿用的支付平台将会为资格市民发放项,当中3间公司回应欢迎有关计划,其中,八达通表示,港府再次推行消费券计划刺激经济,公司将会全力配合政府推动便利市民和商户使用消费券。
有政府消息人士今日指,八达通的登记市民将先获发4,000元,在花尽后再领1,000元。惟现时八达通的储值上限为3,000元,因此无法一次过领取4,000元。消息人士指,八达通的储值额只要低于3,000元,则可随时到补贴站领取,直至合资格消费的4,000元花光。至于余下1,000元的领取详情,细节仍未确定。
不过业界消息人士透露,最后的1,000元与上轮消费券相同,于八达通领取后不受限制,可随意消费,即缴交水电煤、电话费用等,因此亦能套现。市民于套现后更可“转会”至其他支付平台领取另外的5,000元消费券。
▼政府2月23日公布新年度财政预算案▼
至于其余的储值支付平台方面,AlipayHK则表示,支持政府继续透过派发电子消费券方式纾解民困,目前尚未清楚相关细节,具体还须等待政府的进一步公布和通知。AlipayHK亦指,去年获甄选派发消费券后,合作商户的交易在消费券期间录得明显增幅。
而WeChat Pay HK表示,周一(21日)已宣布将继续为中小商户减免交易手续费,由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所有使用“WeChat Pay HK收钱码”的中小商户,将豁免全部交易手续费,公司并已在周日(20日)正式接入港铁,关于电子消费券计划的详情,将由政府相关部门公布。
方保侨料加入新平台竞争后 八达通仍保有六成占有率
纵观去年电子消费券的“抢客战”,最大赢家为八达通。陈茂波曾公布,有七成市民选用八达通;两成人选用AlipayHK;WeChat Pay HK及Tap & Go则各占约5%。自去年8月1日开始,消费券计划已陆续向合资格市民,透过4款储值支付工具分批派发消费券。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向超过630万名市民发放,总额约300亿元的消费券。
方保侨估计,新加入的支付平台难与八达通竞争,估计市民最终因贪方便而懒得转会,相信八达通仍然可获六成市民选择。至于其余的占有率,则视乎各间支付平台推出的优惠,是否能吸引市民选用。
▼2月22日 当局延长社交距离措施至4月20日▼
▼陈茂波历年财政预算案封面颜色▼
▼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公布时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