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失踪11日】短裤女受伤困山头 获救后称探母“迷糊荡失路”

撰文: 蔡静心 潘安奇
出版:更新:

下午2时许,数名行山人士在屯门良景村对上山头远足,途至麒麟围对开山头时,发现一名中年女子在山涧附近受伤,立即趋近了解,所幸仍然清醒有知觉,代为报警求救。大批救援人员包括消防、救护及警员,在山脚集合登山营救,花约1小时寻获该名伤者,救护员立即为伤者作初步治理。原来,她在18日前已失踪,至今午方被寻回。

双脚包紥送院。(蔡静心摄)
飞行服务队直升机赶赴现场吊起伤者(蔡静心摄)
伤者由直升机送抵屯门医院时清醒(蔡静心摄)

报称被困山头11天

疑因上址崎岖,救援人员随后召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到场协助,吊起伤者送往就近的屯门医院治理。消息称,有人事后报称自己被困山头11天,警方正调查事发经过,初步列作“行山人士求警协助”跟进。

伤者送院时身穿短裤、外套等,貌似运动装束。她在急症室获医护人员医治及观察后,相信并无大碍,仅手脚擦伤,但出现脱水等状况。据知,而受伤女子获救时,身上并无身份证明文件,但能说出自己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等资料。

女伤者张秀娟(49岁)。警方根据资料,得悉伤者为失踪人士,其亲友早于本月7日向警方报案,指张于本月4日凌晨离开屯门山景邨后不知所终,故前后已失踪达18日。警方现正通知其丈夫到医院了解情况,案件改列“发现失踪人士”。翻查资料,警方当日发出的失踪人士资料显示,事主最后露面时身穿灰色外套及深色牛仔裤,并非获救时的短裤;而事主实际上究竟在山上被困多久,上山的用意何在,仍有待警方查证。据了解,事主患有情绪病。

靠饮山涧水维生

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副经理(飞行行动)曾国宪表示,直升机于下午3时09分飞抵现场上空,发现救援人员已在伤者身边,当时伤者身处山腰、靠近石涧的斜坡,惟恐机尾会撞及斜坡、加上气流激起地面的碎石,伤及事主与救援人员,故机师全程均小心翼翼,最终空勤主任成功空降地面,将伤者吊上直升机,再送往屯门医院治理。曾透露,女事主被发现时神智清醒,但全身多处擦伤,部份伤口更溃烂;而她并无财物及鞋,只穿短裤短衫。他引述该女事主,报称自己在山头上被困11天,未有进食,惟靠饮用山涧水维生。

张秀娟现时在屯门医院接受治理。

伤者:脑内曾有血块 做过手术

张秀娟现时于屯门医院留医,情况稳定。她向记者表示,自己已婚,与丈夫同住屯门山景村,两人均无业。本月4日,她前往富泰村探望母亲,离开时“迷迷糊糊”,不知何故自行走到紫田村并登山,期间不单止迷路,更踩中青笞踏空失足跌倒,全身擦伤,但全部的财物包括银包、手机等均已丢失,未能求救,幸好附近有山涧,只好饮用山水度日。然而,本月4日距今(22日)已有18天之遥,但她坚称自己在山头上仅11日。她指,自己脑内曾现血块,做过手术,间中仍感到头痛,但未知是否与今次“迷糊”意外有关。

屯门医院医护人员戴上头盔,前往直升机坪接收伤者(蔡静心摄)
张善鹏经营行山留影(资料图片)

行山人士被困山头11日后获救,固然是罕见的喜讯。近年最轰动的同类事件,可说是误闯“西贡结界”的张善鹏(鹏哥)。去年6月18日,行山爱好者鹏哥到西贡北潭涌独自行山,他经过大枕盖后发觉天色阴沉,似想下雨,故决定下山。期间在荒山野岭用手机上Facebook发文,简单交代现况,包括天空惊响一声旱天雷、深感“好邪”等,便失踪了整整4日3夜,所幸最终获救,经治疗后无恙。鹏哥事后在网上写文,交待他4日3夜的“人在野”经历。而网民阅毕内文后,直言西贡有“结界”。

https://www.facebook.com/renus.cheung/posts/647245908776425

慧兰当日被救援人员寻获送院(资料图片)

去年5月1日,患脑退化症的45岁女子陈慧兰,与七旬母亲于城门水塘行山期间,突然失踪。连续4天缺水断粮下,慧兰大难不死,终于在石荫东邨对上山坡一条小路,被消防员寻回,据知获救时她身体有脱水现象,幸没有大碍。

专家:手机非万能 忌一人行山

市民若被困深山,其电子设备可能因讯号不足而失效,随时呼天不应。有攀山专家指,越来越多行山的市民过分依赖科技,缺乏基本方向及地理知识,以致手机一旦失灵便顿失依靠。专家又指,行山的安全守则是避免一个人行山,若市民坚持续做独行侠,必须事先计划好路线及通知他人,并携备充足干粮和衣服,行走时若有犹豫,应立刻走回头路。

攀山专家黄炎良表示,并非所有行山地点均有手机网络覆盖,手机非万能,“冇电咁点算?打唔到就系打唔到”,若孤身一人与外界断绝联络则非常危险,故他不建议一个人行山。无论是否一个人行山,市民的事先准备工夫很重要,如计划好路线后通知亲友,一旦需要求救时亦有位置可循,而市民应在行山时严格按计划而行,切勿乱闯。黄又认为,市民若认不出前路,应立刻走回头路,以免积错难返,倘若入黑时确定不幸迷路又无法联络外界,更不应摸黑前进,以免误堕悬崖或其他危险位置,故此,事前准备足够的干粮及衣著应付突发事故便显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