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协引扣分制防“低价投标” 踢走一成公司 未来20年料建4万伙
本港房屋供应紧张,公私营加紧追赶长远建屋目标。香港房屋协会总监 (工程策划) 杨启裕接受访问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将批出14个地基及上盖工程合约,及至2023至2024年势打破房协最高建屋量纪录;另房协现正规划及兴建25个发展项目,料可于未来20年建造逾4万伙。
他提到,房协近年引入新投标机制,工程顾问合约入标者倘低于标价中位数,会因应比例扣分,甚至不获考虑。推行以来,约有一成入标公司被扣分或遭拒诸门外。房协另应用多个先进科技及技术,包括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提升建筑质量,以迎接建屋高峰期。
房协总监 (工程策划) 杨启裕透露,预计未来两年将批出合共14个地基及上盖工程合约,2023至2024年势打破房协最高建屋量纪录;另房协现正规划及兴建25个发展项目,料可于未来20年建造逾4万个单位,大部分于10年内落成,涉约2.8万个单位。
他续指,面对建屋高峰期,确保准时按值及维持建屋质量是一大挑战,房协已做好风险管理及资源规划,以应对未来工作量,包括从招标制著手,以及善用科技提升质量监控及管理效率。
他表示,自2019年中起,房协引入工程顾问合约“标价质素评分”新机制,防止入标公司以不合理低价争取合约,冀可杜绝当中衍生的质量问题风险,若标价大幅低于所有标价的中位数会被扣分,甚至会被取消资格,高于20%者会扣减6分,高于30%者则减8分,如此类推,高于50%或一半则会被DQ。杨启裕相信此属业界内首创做法,他续说,自推行以来,约有10%入标的工程顾问被扣分或未获开标。有入标公司更因为扣分而由中标变落标。
房协亦于2020年于部分工程项目招标引入“双信封制”,按工程设计技术及价格两个层面评审投标者建议书,确保中标者拥有足够技术及资源完成工程。
房协表示,近年已积极应用先进科技及崭新建筑法,提升建筑质量监控。杨启裕提到,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主要分为两大施工部分,先由工厂预制组件,再运送至工地装嵌。杨启裕表示,房协早于3年前开始引入相关建筑技术,现正于辖下两个工程项目,包括乙明邨长者屋及洪水桥资助出售房屋以先导方式试行,前者是本港首个采用钢制组件组装合成兴建的长者房屋项目,楼高10层,合共提供64个长者单位 ,料于明年落成。洪水桥资助出售房屋则是首个采用混凝土组装合成兴建的资助出售房屋项目,楼高27层,提供300个单位,将于2024年中落成。
他续指,MiC可缩短上盖建筑工程在工地的建造时间,以房协项目为例,撇除前期筹备时间计算,可大约节省3个月或以上,亦可减少现场施工,有助提升质量控制、工地安全及缩短工期,并减低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成本方面,则较标书拟定价格增加约10%,但他明言,MiC仍属新事物,预视成本必有增加,冀日后技术成熟时可望稳定回落。
古洞北安置屋邨或用组装合成
房协正研究于个别项目使用 MiC,包括古洞北安置屋邨项目,“做紧研究同技术深化,如果适合,会积极考虑”。不过,杨启裕表示,并非所有项目均适用有关建筑技术,需视乎地盘的现场条件及附近的道路环境而定,亦需据组件大小及重量决定,他以洪水桥资助出售房屋项目为例,由于邻近边境,路途中亦较少隧道,较便利运输过程。
他又表示,房协亦于MiC项目引入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善用卫星定位(GPS),追踪及跟进预制件的制造、运输及装嵌进度,例如洪水桥一期的资助出售房屋部分涉及的组件有 超过 1,200 个,全部于内地生产,善用相关技术可更方便监察组件工序、检测及批核情况,做到实时物料运送及安装纪录,提升工程质素及效率。
此外,杨启裕提到,房协将于两年内,逐步于新开展的项目全面采用数码工程监督系统的所有功能,达至无纸化及数码化。他续说,以往在工地主要以实体文件沟通,惟未必实时,且需时审批,“但用咗数码化之后,就一个平台处理,而且无得呃,一揿个掣已经上晒网、上晒云端。”
房协亦将逐步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 BIM) ,杨启裕解释,BIM可助统整建筑资讯,并透过3D模型展示于同一电脑讯息平台,集设计、工程规划、施工及资讯调控于一身。规划师、建筑师、测量师、工程师及承建商可轻易存取相关数据及信息,作分析之用例如建筑物料成本,亦可互相沟通协作,更有效管理建筑项目。即使项目竣工后,BIM亦有助楼宇日后的物业管理及保养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