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大埔住宅内播毒揭家居检疫风险大 梁子超:形同投降
新冠病毒变种病毒株Omicron杀入社区,检疫施疫快将爆满,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日前提到疫情严峻,如备用的检疫酒店用尽,当局将考虑家居检疫。不过,本港居住环境狭窄,且单位改动不一,疫情至今已累计出现最少8宗涉及大厦的环境或垂直传播,即所谓烟囱效应或扰流效应,受影响的住户均需紧急撤离,包括今日的大埔美新大厦。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认为,家居检疫存有高度传播风险,并非最佳做法,未尝试其他隔离安排前便旋即推行,“等于自己举高手投降”。他建议港府可征用或租用抵港人士隔离酒店闲置房间,供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检疫,倘最终全告饱和,家居检疫应是最后一步,“系无办法之中嘅办法”,但同时需妥善考虑同住者的防疫安排、监测及相关支援。
▼1.9卫生署人员及袁国勇到大埔美新大厦调查大厦传播▼
陈肇始指检疫设施爆满后 密切接触者家居检疫
疫情愈趋严峻,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日前表示,本港检疫设施紧张,由于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速度很快,1或2宗个案可衍生100多人感染,竹篙湾检疫中心大概已动用1,500个单位,但其他备用设施包括鲤鱼门度假村、八乡检疫中心和西贡户外康乐营可提供的单位不多,可能出现几宗个案就会满额。
她又指,目前有3间检疫酒店准备就绪,倘有大量密切接触者,检疫中心甚至酒店已经用尽,当局会考虑家居检疫,但需要其他政府部门配套和协助。
仅余750个检疫单位
翻查港府公布资料所见,截至今(9日)上午9 时,竹篙湾检疫中心、荃湾丝丽酒店、湾仔丽悦酒店及观塘帝盛酒店,尚余750位检疫单位可即时使用,空置率占整体17.3%。
▼1.7竹篙湾检疫中心情况▼
青衣长康邨粪渠改装致大厦内爆疫 再有烟囱效应
不过,现实上家居检疫又是否可行?翻查资料显示,自新冠疫情爆发后,本港住宅大厦疑现垂直传播时有发生,即使非同住家人,亦随时有感染风险,受影响的大厦住客需急获撤离。率先引爆的包括青衣长康邨,2020年2月,同一座向不同楼层的两位住户,先后确诊,疑与低属单位擅改厕所接驳粪渠的排气管有关,其他楼层同一单位的住客需紧急撤离。同年6月,沥源邨禄泉楼多人染疫,需撤走部分单位居民。
去年1月爆发的第四波疫情,大厦垂直播毒个案亦连环发生。葵涌石荫邨仁石楼接连有居民确诊,经视察后相信部分单位曾改装喉管,另有单位外墙喉管接驳位“生草”,怀疑有渗漏问题;紧随其后则有佐敦白加士街金威广埸,共录得10人确诊,患者分布于5个单位,其中4个单位为相同座向的C室。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视察后指,垂直式传播或产生烟囱效应。
同月底,北角锦屏街东发大厦C座13名住客相继染疫,经视察后相信是与共用天井有关;但疫情严峻,大厦播毒未完,同年2月,荃湾绿杨新邨R座出现爆发,7个单位、多达12名居民感染,相信涉及天井位深所造成烟囱效应;同年3月,西营盘均益大厦3期B座一家三口确诊后,再有居于其楼上的住户染疫,袁视察后推断患者煮食或洗澡时,空气向上流形成“烟囱效应”,带病毒空气被抽到上层单位,令住户受感染。
▼1.9大埔美新大厦D室居民撤离检疫▼
梁子超倡先用闲置检疫酒店
本港早前“清零”多时,惟变种病毒株Omicron一攻即破。大埔美新大厦今日再增一人初步确诊,其单位与另一已确诊住客同座向,专家检视后认为出现垂直传播,需再次大规模迁离受影响住客。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受制于本港环境,家居检疫存有高传播风险,“唔谂其他方法前就已经跳去家居检疫,等于自己举高手投降。”他认为港府已相继下令航班停飞,海外抵港者入住的检疫酒店陆续闲置,应考虑征用或以公帑租用相关单位作紧密接触者检疫用途,与此同时,酒店的员工有相关隔离工作经验,可便利支援,“只靠民安队系唔够人手。”
翻查港府第7轮指定检疫酒店名单,共涵盖44间酒店,提供约12,500间房间。
梁子超续称,倘最终检疫酒店亦告饱和,实行家居检疫则是“无办法之中嘅办法”,但需考虑检疫人士同住家人的防疫安排,包括需否一并限制出入自由,“完全唔可出入定系可以出去补充必需品呢?”以及其相关支援,另要实行定期的医学监测,及制定家居检测令,免受限人士不遵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