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针Q&A|特首称“抗体非愈高愈巴闭” 许树昌:系佢个人睇法

撰文: 钟妍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接受传媒专访时表示,第三针会继续接种科兴疫苗,更称“抗体唔系话数字愈高就一定愈巴闭”。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6日)接受港台《星期六问责》访问时指,“呢个系佢个人睇法啫”,他解释抗体高能减低有征状感染的风险,前线抗疫人员有较高的抗体,保护力可以更大。

特首林郑月娥早前表示,抗体非愈高愈巴闭,会继续打科兴疫苗。(张浩维摄)

许树昌指,两款疫苗对T细胞功能相约,均能有效减低重症及死亡机会,但抗体是减低感染征状,若抗体低时,可以打了针都会受感染,而中大研究亦指出,打两针科兴后,第三针转打复必泰,减低入院风险由约30%升至97%,但继续打科兴只升至58%。他认为第三针转打复必泰,可有较高的中和抗体“慢慢跌”,疫苗功效较长。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亦指,市民打第三针时,选择应根据科学,指中和抗体度数高,暂时推算有更好的保护力,而智利实际的数据,第三针接种任何一款疫苗,对减低感染的效用差不多。至于会否再需打第四针甚至第五针,“几大机会每一年都要打”,但要视乎数据再讨论研究。

昨日首开放予市民预约接种第三针疫苗,有2.45万人预约,刘认为数字不算多,希望预约人数继续上升。

专家解答接种第三针疫苗疑问:

‧ 问:内地专家建议,第三针疫苗不宜沟针,为何与香港专家有不同意见?
刘泽星:用开一只药有效,就会期望继续使用,忧虑第二款有新的副作用,但本人认为,复必泰的中和抗体较高,亦不发觉沟针有严重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选择,而两款疫苗均能保护市民免受严重感染

‧ 问:政府考虑降低两款疫苗的接种年龄,小朋友病重机会不大,而接种疫苗有风险,应否打针?
许树昌:药厂表示可以提供较低剂量疫苗,5至11岁小朋友的剂量为大人的三分一,相信调低剂量后,小朋友接种后出现心肌炎的机会好微。小朋友感染不严重,不代表不会传染,故鼓励接种疫苗。

‧ 问:政府会否考虑购入其他技术平台的疫苗?会否有针对变种病毒的第二代疫苗?

许树昌:卫生署有专门小组留意第二代疫苗,市民毋须担心,而新一代疫苗最重要是能针对变种病毒,使用甚么技术平台问题不大,最紧要有效。

‧ 问:已打两针科兴,第三针欲打复必泰,但若科兴有新一代疫苗,“沟嚟沟去”有没有问题?

许树昌:新一代疫苗最快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面世,若接种科兴等灭活疫苗,抗体在6至8个月就“跌到冇咗”,认为与打第三针没有冲突。

‧ 问:若第三针选择接种科兴疫苗,会否在6至8个月后,要再打第四针?

许树昌:有此可能性,始终灭活疫苗中和抗体不高。

‧ 问:如何确认是免疫力弱人士,可接种第三针疫苗?

刘家献:覆诊时医管局会向有关人士派发医生证明,而较少覆诊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医管局会邮寄证明。初步估计,只有三分一免疫力弱人士有接种疫苗,呼吁病人打针。

‧ 问:政府同时呼吁接种流感疫苗及第三针疫苗,应先接种哪一个?

许树昌:没有所谓,若早于今年2月已打第一针科兴疫苗,建议先打第三针,因流感高峰期明年一月才到,可以在接种第三针的两周后,再打流感疫苗。

‧ 问:近日有药厂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药,是否就可以不打针?
刘泽星:预防胜于治疗,不要因有新药物就大安旨意不打针。

特定组别人士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