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风后重阳危机四伏 专家赠拜山行山锦囊:落波后最危险

撰文: 袁澍
出版:更新:

热带气旋狮子山跟圆规,在重阳节前夕带来2个八号风球,虽然天文台已除下风球,但若计划趁重阳假期往拜山或行山,危机意识不能松懈。
攀山专家钟建民警告,强风暴雨后的日子野外风险更高,山上树木及山路积水随时是伤人陷阱,他建议长者及小朋友明日应避免到郊野或高山,如必须前往,有多点需谨记。
山艺教练吴铵洋更警告:“打风后翌日先系最危险。”并提醒市民出行前必须事先了解出行路线是否安全,以他经验,台风暴雨后,当局大约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清理好路面,建议市民推迟扫墓计划一星期。

攀山专家钟建民提醒如遇蜜蜂切勿大动作走动。

钟建民指以他多年攀山经验,不可轻视打风后山中危机,尤其部分树枝在恶劣天气下已经折断,但未有吹落地面,当台风离去,市民以为已经安全,危机意识下降,只需一阵小风,就可能将树枝吹落,过往也有不少被树枝击中入院个案。

山艺教练吴铵洋亦认同,他表示暴风雨后冧树、山泥倾泻状况较为严重,一般渔护署需要一个礼拜时间才能清理完毕,他建议市民如果可以推迟一个礼拜去拜山,出游会比较好,“行山后一日先系最危险。”

▼10月13日凌晨,杏花邨海水倒灌▼

+9

对于决意重阳节当日务必前往拜山或郊游朋友,两位专家总结以下“三做、三不做”锦囊,你不可不知!

三宜:

1.留意出行路线,包括在渔护署网站了解路线是否安全。一般而言,公共坟场相对安全一些,但是若属于野外“风水宝地”,市民应回忆路线是否存在特别难行的位置,自己是否熟悉路线,避免危险。

2.外出时,留意周围环境,包括周围的树木是否有树枝被刮断但未落地情况、地面积水是否严重、以及路面是否有树枝遮住而可能踩不实状况。

3.带齐装备,包括长袖衫裤、行山杖、舒适、实用的行山鞋,如去郊野,或需要带上树枝剪。

三忌:

1.如天气恶劣、路线环境不熟悉,不要勉强,须视乎情况推迟行程。

2.地面积水或崎岖地面可能被树枝杂草掩盖,不要随便踩踏,应用行山杖确认地面状况再决定是否前行,以免“拗柴”。

3.勿穿著拖鞋或凉鞋出行,避免受伤。

▼10月12日圆规吹袭大澳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