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获拨款5500万研抗疫 助少数族裔推高接种率减传播
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推出逾七个月,惟社会较少关注少数族裔的接种情况。理工大学学者提到,部份少数族裔的文化视输血为入侵伤害,对疫苗接种非常却步,而本港的疫苗资讯大部份都是中英文,令他们难以明白,即将拍片制作六种语言包括印尼语、尼泊尔语及乌尔都语等,增加他们的疫苗知识,以及研究疫苗资讯对接种取态的影响。
本港有超过58.4万名少数族裔,占香港人口近8%,但政府从未公布少数族裔的接种率。理大护理学院教授梁绮雯表示,部份少数族裔的文化视输血为入侵伤害,对疫苗更加却步,但社会对他们接种情况不多讨论,而疫苗资讯亦集中在中、英文,因此会招募30多人制作约八条影片,每段片几分钟,语言包括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尼泊尔语、乌尔都语、粤语及英语,“由少数族群做返演员,等佢哋参与其中”,然后再招募156名未打针的少数族裔,一半人看短片,一半人不看,了解疫苗资讯对接种意愿影响。
她期望看片一组,最终有一半人愿意接种疫苗。联同另外四个研究,团队共获政府医疗卫生研究基金第三轮拨款2761万元。
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甄秋慧团队去年底至今年初,以电话访问1225人,逾六成人都有意打针,超过65岁群组更达32.2%,不过半年之后跟进访问1003人,只有23.4%人打针,原有拒绝接种的人最终有4.2%愿意接种,估计跟家人及朋辈影响、年长、认为自己易受感染有关。
另外,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文伟光亦研究接触者追踪,会邀请中小学及安老院舍各20间,透过蓝芽装置追踪指定人士,不过不会得悉其个人资料,期望未来再出现室内爆发时,毋须全个安老院舍都隔离,透过蓝芽追踪接触过患者的人士,减低对院舍及院友的影响,联同其余四个研究,团队获政府批出2828万元。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表示,获得拨款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认可,“目前疫情虽然转趋稳定,但离完全过去尚远,层出不穷的变种病毒成了接连不断的新威胁,预防疫症大规模爆发仍是当务之急。”
▼9.22 首日即日筹扩至所有合资格人士▼